-
建国后东北地区筝乐发展研究
-
作者:车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国后 东北地区 筝乐 发展
-
描述: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古筝艺术的源流、发展、形态和风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同时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古筝代表人物、代表曲目以及古筝活动和古筝教育的研究,对东北地区建国后的筝乐发展做以总结,并且对其
-
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空间研究
-
作者:谭抗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土楼 建筑空间 结构
-
描述:形态。接下来,从客家土楼的结构与装饰风格入手,进一步研究土楼空间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特性。最后重点阐述客家土楼建筑...
-
广西贺州客家鸡歌调查与研究
-
作者:苏秀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贺州 客家人 民间文学 鸡歌
-
描述:歌的文化生态和表演形态,研究鸡歌的形成原因及对客家人的作用与影响,从而揭示鸡歌与客家人的互动关系,并挖掘鸡歌的内在发展...
-
梅县客家山歌的历史和现状调查研究
-
作者:温丹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原生态 多元化
-
描述:”,在这三个时期山歌在官方舞台上也经历了三个黄金时期:1.出现了“新山歌”,民间的山歌活动遭到禁止;2.由于官方对民众意识形态控制的放松,民众对山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3.官方山歌成为梅县作为对外宣传
-
从“土广东”到“客家人”:东山洛带的历史记忆与客家建构
-
作者:南金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山洛带 移民社会 湖广人 土广东 客家建构
-
描述:方式,不拘泥于“土广东”就是“客家人”等既定命题,也不满足于对四川客家人历史的平面描述,而是试图深入东山洛带移民社会的深层,从移民社会形态和族群互动等侧面入手,展现一个更加生动、多面的东山洛带,展现一个历史的东山洛带。
-
歌剧《土楼》地域性旋律研究
-
作者:黄月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歌剧《土楼》 地域性 旋律 客家山歌
-
描述:讲述了歌剧《土楼》的概况;第二章主要是对该部歌剧地域性旋律的形态深入分析;第三章主要是对地域性旋律在该部歌剧声乐和器乐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研究;第四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作曲家莫凡老师创作中
-
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
-
作者:王龙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都 傩舞 舞蹈生态学 文化功能 客家文化 发展
-
描述: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维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历史的、综合的考察。着重对民俗祭祀仪式中的傩舞文化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类,试图将仪式中傩舞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和形态特质立体地呈现出来,最终揭示其在特定民俗时空场域中的特征及傩
-
客家民俗仪式中的音乐班社考察研究:以广东大埔县中军班为例
-
作者:罗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野考察 中军班 客家民系 民俗仪式 广东汉乐 民间班社 认同作用 音乐民族志写作
-
描述:”特征。仪式主持者正是借用了“中军班”音乐的这种特征去达到、并不断强化客家人对本民系文化传统及信仰系统的认同。同时,“广东汉乐”在仪式程序中以中军班为依托,以民俗仪式为支撑的形态传承,成为汉乐之所以能在民间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
-
当代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关系之重建:以侨乡福建永定下洋镇为例
-
作者:罗志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人 下洋人 祖籍
-
描述:了下洋的社会经济形态,也使永定的“下洋人”与东南亚“下洋人”之间有了一条天然血脉联系的跨境网络。而二战以来的世界冷战格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演变以及建国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都影响和制约了包括
-
国家意识与地域社会建构:以清代台湾“六堆”为例
-
作者:陈丽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六堆 粤人 义民 客家 地域联盟 历史记忆
-
描述:军事组织,藉“义民”之名,以捕“贼”为由焚抢闽庄。“六堆”及其相关的“义民”形象被描述与记载的历史,展现了在移民社会背景下,国家意识形态如何透过“义民”符号渗入地方社会,下淡水地方的“粤人”,如何利用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3
14
1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