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604)
报纸(6266)
图书(1530)
学位论文(1260)
视频(454)
会议论文(361)
图片(4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604)
报纸 (6266)
图书 (1530)
学位论文 (1260)
视频 (454)
会议论文 (361)
图片 (4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467)
2014(9633)
2013(1281)
2012(1313)
2011(1286)
2009(698)
2008(571)
2007(359)
2005(85)
1990(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55)
惠州日报(271)
客家文博(111)
中华民居(14)
中国财富(5)
建筑与环境(4)
环境(3)
中华民居(学术版)(2)
中华民居(下旬刊)(1)
视野(1)
朱伟萌:小径分叉的花园
作者:朱珊  期号:第9期 来源:花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好好写小说,写到大神级别,稿费比公务员还高。她拥抱朋友,乐呵呵地答应。 但我知道她是最无可能成为“大神”写手。她自己说的:“有些人会觉得人生就像攀越高山,沿着一条路全心全意走下去,到达巅峰处就是完满,这样的成功也容易被人肯定。但有些人却觉得人生就像游览花园,没有唯一的路径,左拐右岔都是美景,乐不思蜀,这样的人只有自己知道到底获得成功没有,我就是这种人,所以写作永远永远不会成为我生活的唯一。我那些不惊人的精力分给写作之余,还分给客家文化研究、女性主义探索、社会制度对比、文学作品分析……甚至最近翻看起中学《生物》。在我看来,这才是充实又有趣的生活。” 她在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据说中文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事业单位需要的写作型人才。
我的暑期工生活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特区教育·中学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甚至梦到在考场时写不出作文,一下子急醒了。 在一次又一次和阿西躺在海边享受午后的阳光感叹时间的充裕后,我们决定去找一份暑期工。思来想去,我们除了多认识一些字以外别无所长,只能去餐厅端盘子了。M记和KFC需要熟人介绍,我们欲投无门,只好转而寻找中餐厅,沿街一家一家上门询问,在碰壁无数次后,终于有一家客家酒楼收留了我们。 谈好工资后,第二天我们就上班了,我在楼面部当服务员,阿西在外卖部当送餐员。小小一个酒楼,分了好几个部,经理,主任、部长一应俱全。对于酒楼出现了两个戴眼镜的学生,员工们都特别新奇。 我的工作主要是客人来了摆餐具、倒茶、上菜,客人走后收拾桌子换上新餐具,平时就得在大堂里站着,犹如囚徒一般。而阿西则经常能跑出去送外卖,至少还能偷得片刻的“自由”。当我向他表达我的羡慕之情时,他歇斯底里地咆哮道:“你尝试过迷路的滋味吗?” 第一天工作下来我的意志就动摇了,一天得浪费九个小时去换几十块钱,是否值得?我试探性地问阿西:“这工作干得挺有意思嘛?”阿西咬牙切齿地回答:“是!”唉,几年的老毛病了,谁都不肯先认输,我们只好硬撑下去。 其实什么事情都是开头难,打工的最初几天,的确有度日如年之感,回到家只想好好睡觉。但熬过那几天后,日子过得舒顺了一些,仿佛一件生锈的机器加了润滑油后,终于缓缓地转动起来了。 酒楼的服务员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她们都瘦小、精明、泼辣,又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最初她们都不搭理我,背后里叫我“眼镜仔”,接触几天后,才改叫我阿晨,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她们都揽去做了,只让我打下手。 阿芬是四川姑娘,原本在技校里上学,汶川大地震后余震不断,老师不敢上课,一个月一个月地放假,交了学费也是浪费,就出来打工了。我问她赚了钱后还回去上学吗,她“哈哈”地干笑了几声,答道:“早没那份心情啦。”的确,才出来一年的她,已有一种与真实年纪不符的世故与老练了。 有一个大雨天,阿西出去送了好几趟外卖,回来后向我连连抱怨,阿芬在一旁笑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这句老话我在很多场合上都听过,这一次却感触良多。 经理每天都会在酒楼各处巡视,这是他的“领地”,而厨房后门则是大家的好去处。厨师们也会经常来这里坐一会,抽上一支烟,他们都是些挺帅气的小伙子,很难想象那些端出来的菜都是他们做的。 在酒楼待得越久,越感觉每一个人其实过得都不容易。就像部长,她们只比服务员大几岁,早出来工作几年,她们得监督服务员好好工作,在服务员看来她们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但这只是她们的职责。而经理,管着这么多员工,还得和各种各样的客人打交道,还得随时操心业绩的好坏。 暑假快结束时,我们就辞了工。和姑娘们道别时,她们只是一句句地重复:“以后常联系。”也许有人并不相信这短暂的友谊,但是我却愿将它珍重在心。在她们泼辣甚至略显粗鲁的外表下,我依然感受到了一颗颗质朴善良的心。她们教会我去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美丑无论贵贱,大家都是生活的承受者,都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 这就是我的暑假故事,一如夏日的午后,平淡无奇,却总有声声蝉鸣,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生机与暖意。
朱立伦:人生就像一场棒球比赛
作者:李晶龙  期号:第5期 来源:世纪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7日,朱立伦以102万的高票打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成功当选新北市长,贵为台湾“五都”首长之一。这一年,他49岁。 身高1米82的朱立伦形象清新,爱说笑话,也爱笑,嘴角一弯便露出两个讨喜的小梨涡;他
台湾大学生的语言意识
作者:陈丽君  期号:第2期 来源:台语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意识  语言能力  语言活力  表徵性功能 
描述:7成,台文系認為愛會曉讀寫台語ê有超過4成。另一方面,非台文系認為台文系應該愛會曉讀寫台語占多數,但是台文系本身只有大約半數是按呢認為。(3)kap過去研究比較,母語語言能力更加倒退。(4)母語kan-na chhun表徵性功能標示族群意識,但是運用能力多數攏去予華語取代。傳承上,閩南族群koh有4成ê人會當先學會曉母語,客家只有4.5% ê人會當先學會曉母語,原住民族會當先學會曉母語ê是0%。這個結果印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teh判斷「語言活力kap瀕絕度」ê標準。只有社群成員才會當決定欲復興、維持kap強化自己ê語言,kan-na制度上ê支持,恐怕效果有限。
黄仙枝:万事人为本
作者:耿新灵  期号:第8期 来源:环球慈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部就在这座大厦的20层,随处可见的企业标志、企业文化标语占据了办公区最显眼的位置。负责集团资金和人事管理、经常与钱和人打交道的正荣集团董事、副总裁黄仙枝面对《环球慈善》杂志记者的采访,却发出做公益花钱比做企业挣钱更难的感慨。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与相关机构共建培田客家社区大学,为平民敞开教育的大门;捐资福建的山区小学;与江西省红十字会联合发起“正荣助学传递幸福”助学行动,让受助者成为助人者;举办幸福剧场,让SOS村的孩子也能同样感受艺术的魅力;设计正荣公益LOGO,让公益区别于商业,以此促使正荣公益的纯粹性……近年来,正荣在公益事业上频频出手,立足公益链顶端,将爱层层传递。业界将这样的探索总结为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扶助草根公益,正是正荣的公益新思路之一。
速写米粒:米粒勇夺《星光大道》周冠军获金铁霖大赞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高亢、豪放、甜美、欢快,把这首经典的蒙古族歌曲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独具特色。第二关是才艺表演环节。米粒上演了古典与现代融合颇具震撼的激光舞,光与影的完美结合,首次呈现在《星光大道》舞台上,就连主持人老毕也现场即兴向米粒学跳激光舞。在这之前米粒没有专门学过舞蹈,为了准备才艺表演费劲了周折,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肌肉多次拉伤。但是,为了更好地在舞台上表现,她坚持练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比赛现场博得了满堂喝彩。第三关是家乡美环节。为了能够通过央视的舞台展现江西的特色,米粒精心准备了一首井冈山红色经典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并且特地从井冈山革命老区请来歌曲原生态版本的原唱江满凤和她一起表演。据了解,这首歌曲是江满凤的爷爷——已故老红军江治华,依据自己亲身经历创作并遗留下来的歌词,江满凤用当地客家山歌的曲调改编而成。
谈谈阅读教学中的“伪对话”现象
作者:石冬梅  期号:第4期 来源:神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堂阅读教学  “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  “沟通”  课程改革 
描述:当前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脱离文本的倾向。我们不少的阅读教学,对文本往往只是浮光掠影,有时甚至连“光影”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就慌忙地联系这,联系那,把阅读对话引向他方。 如一年轻教师教《各具特色的名居》一课,在学生将课文仅仅浏览一遍后,就让学生说说文中讲到的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学生的回答当然是“蜻蜓点水”。此环节一过,该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进入拓展阶段:“你还知道哪些民居?说说它们的特点。”于是这堂语文课就成了一节由资料堆积起来的汇报课、展示课。 语文课上,文本理解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课堂对话教师应自觉走进文本,更应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绝不能进行弃文本于一旁的“泛对话”,也不能进行丢失文本蕴含的丰富内涵的“泛对话”。 二、缺乏实质的“廉对话” 这样的对话视野狭窄,毫无价值可言,乃徒具对话之形式。
后恋爱时代三部曲
作者:何小军  期号:第4期 来源:作文周刊(综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恋爱的甜蜜,我就完成了结婚这个程序。 就如一句笑话说的那样,“第一次结婚没有经验”,要和先前并不熟悉的新娘子过好日子,今后该怎么办?迟到的恋爱便开始踏上征程。 我们的恋爱并不像戏文和电视剧中描写的那样,有银色月光下你追我赶的浪漫,有青青小河边甜言蜜语的呢喃,一切都是从繁重的农活儿开始的,插秧、割禾、砍柴、种菜……像《天仙配》中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个阶段,恋爱的主题就是“发现”,我们彼此都在寻找爱情的支点。在每一项农活儿中,我考察着她,她也研究着我。我慢慢地发现,我的新娘是那样的勤劳、善良、淳朴、秀外慧中、恬淑贤良。在我眼里,她具有客家女身上的所有优点。对这位“新人”,村子里的嫂、婶、姐妹们也很认同,很快我们家就成了她们纳鞋底、喝茶聚会的场所。
钟复光的少女时代(上)
作者:庞国翔  期号:第5期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女  1940年  七七事变  沦陷区  施复亮  南山  孩子 
描述:和丈夫施复亮从沦陷区迁到昆明。1940年初,身怀六甲的钟复光又到重庆,住在离仁沱场不远的南山。8月22日,她的第3个孩子降生,钟复光为他取名光南,含有“光照南山”之意。施光南5岁以前的童年时光很长一段都是在仁沱、南山等地度过的。抗战胜利这年施光南刚5岁,也就是这年的 9月5日,来重庆谈判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曾家岩50号专门接见了妇女界代表王会悟(李达夫人)、钟复光等人。接见前夜,激动的钟复光夜不能寐。42岁的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回忆起22年前住在上海大学向警予的阁楼里与带着孩子的毛泽东、杨开慧夫妇成为邻居的事…… 苦涩辛酸的童年 1903年钟复光出生在江津县仁沱场綦江边一个叫汪家湾的山村。这里多数是来自“湖广”或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移民,但经过一两百年的同化,他们已成为巴渝人家。
催奶,中西医观点对对碰
作者:王浩  期号:第1期 来源:好妈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每天吃16~18个鸡蛋,被大家尊称为“蛋神”。“我从小就不爱吃鸡蛋,但为了宝宝的发育,我现在每天吃3个已经达到极限。产后可怎么办?”小玲哀叹,“蛋神”式催奶法让人吃不消。 除了吃鸡蛋,民间还有不少催奶偏方。在某母婴论坛上,有新妈妈现身说法,称自己3个月内吃掉100只鸡,隔日喝一次花胶炖鸡汤,因而被尊称为“鸡神”。一些补气血的催奶食谱也十分流行,如鲫鱼木瓜汤、大头鱼通草汤、党参北芪当归猪骨汤、淮山猪骨汤、花胶猪肚汤、黄芪当归猪蹄汤、猪脚姜、麻油鸡、米汤产冲芝麻、客家酿酒鸡等。究竟这些催奶偏方是否管用?会不会对新妈咪的身体有影响?很多产妇很困惑。 专家提醒 催奶别只靠吃 专家指出,要达到催奶效果,不能只靠吃,首先是对症下药,找出乳汁不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