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化政策的实施与丧葬仪式的变迁:基于江西安远县的调查
-
作者:陈柏峰
期号:第3期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文化 火化政策 丧葬仪式 名实分离
-
描述:战了宗族文化会阻碍火化政策实施的预设。究其原因,安远的客家二次葬习俗缓和了火化政策的心理冲击,而传统丧葬的"不卫生"、仪式繁琐弊端早就让农民生厌。丧葬仪式早就发生了名实分离,农民早就想摆脱它,火化政策的实施正好成为他们可以借助的外力。丧葬仪式的改革一旦被启动,就会不断嵌入市场经济的逻辑之中,从而越来越丧失公共性,村庄熟人社会也因此越来越丧失价值生产能力。
-
中国建筑师江湖地位安在?
-
作者:陈锡忠
期号:第Z1期
来源:房地产导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建筑师 中国建筑业 民族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 多元化发展 文化 殷商时期 珠三角 地位 客家人
-
描述:异、审美爱好的不同,使中国建筑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大厦,雄伟的摩天高楼,也可以看到北京的四合院、大宅门,看到羊城的骑楼,看到珠三角农村一排排的小洋房。而藏族的宗庙建筑,回族的清真寺、蒙古族的蒙古包,苗族的吊脚楼,布依族的石头房,侗族的鼓楼,客家人的围层……无不显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精髓决定着民族建筑的风貌。而建筑风貌的积
-
区域文化视角下的广东体育区划初探
-
作者:龚建林
期号:第14期
来源:运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 区域文化 区域体育 体育区划
-
描述: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对广东体育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根据体育区划的原则,将广东体育区划为广府体育文化区、福佬体育文化区、客家体育文化区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区。各体育文化区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相同和相异的特性,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岭南体育文化。
-
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赣南采茶戏之艺术特色
-
作者:卢致苑 曾荣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山茶花 艺术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间艺术 客家先民 南部山区 消除疲劳
-
描述:等道具,边唱边舞,便形成了采茶灯,或叫"茶篮灯"。茶农们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的时候,以民间灯彩的形式,走村串户、自娱自乐。赣南采茶戏正是在"采茶歌"、"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其它民间艺术,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历史,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是赣南土生土长的有着丰富客家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地方剧种。它以载歌载舞、诙谐幽默、丑行见长的表演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称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
龙门农民画:产业化路上“跳龙门”
-
作者:毕中林 黄克锋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化月刊(下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画 产业化 龙门县 民间艺术 创作者 理论体系 艺术特色 县政府 人才培养 政府部门
-
描述:郁的时代气息和叙事特点,百科全书式地记录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对于龙门农民画的艺术特色,惠州市龙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钟福新告诉本刊记者,龙门农民画植根于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的土壤,吸收和继承了民间的刺绣、木雕、剪纸等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创新地运用了单线平涂手法,结合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的表现形式。这种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突破了焦点透视、比例、结构等
-
北部湾涠洲岛方言文化景观与分布特征
-
作者:彭静 杨艺
期号:第6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文化景观 分布特征 涠洲岛
-
描述:过对北部湾涠洲岛村落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发现岛上方言文化景观的形成受不同文化源流的影响,形成了由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三大块构成的方言文化景观和区域差异,分别呈片状、板块状和方言岛分布,呈现出由岛中心向四周扩散直至沿海的圈层状分布格局,是最能反映涠洲岛多元文化内涵的"活化石",对于认识方言传播规律具有借鉴意义。
-
台湾闽台传统歌谣研究评述
-
作者:傅倩琛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歌谣 闽台歌谣 闽南歌谣 歌谣研究
-
描述:汇集的顶峰。20世纪60年代出现台湾歌谣研究专著,论者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与民俗文化、版本学等视角展开讨论,其源流考辨,以歌谣实例证明了台湾传统歌谣主要来自闽南祖地,是对闽南语言文化的认同及民族自尊和乡土自信的表现。台湾歌谣流变的原因,主要是日本殖民时期的文化侵略,国民党当局歧视地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反弹",台湾岛客家歌系与原住民歌谣对闽台歌谣的近距离影响,使得台湾歌谣比闽南歌谣母本更加丰富而多样化。
-
漫步在五光十色的音乐画廊里:梁智华编著的报告文学集《梁门英
-
作者:任金生
期号:第5期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报告文学集 编著 画廊 音乐 智 文化底蕴 岭南 激情
-
描述:这方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而又蕴藏深厚文化底蕴的热土,全身心地融入到岭南大地上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火热生活,用自己对文学艺术锲而不舍的崇高追求和挫而不折的满腔热情、对现实人生独特的理解把握以及撼动读者的表达智慧,写下壮丽的篇章……这部报告文学字数大约18万字,共收录了36位在岭南大地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梁氏家族成功人士,有豪气冲天的政界人物,有雄心侠骨的商海强人,有励志创业的体坛名将,有笑傲春秋的艺术奇才,还有打造客家文化名片的巾帼精英。
-
效力家乡发展是一件快乐的事:记民盟盟员、遂宁兴宇农业生物科
-
作者:徐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科技 遂宁市 企业家 表现形式 有机结合 文化艺术 生态农业 文化建设 历史文化积淀 效力
-
描述:术品的民间收藏、交易非常活跃。但是一直以来,该市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使遂宁文化建设有所缺失。夏绪祥捕捉到这个商机,于2007年10月斥巨资在西山路开建"遂宁市翔泰古玩城"。翔泰古玩城主体建筑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将宫殿建筑与客家民居建筑表现形式有机结合,独具
-
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
作者: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梅州 客家文化 客家风情
-
描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梅州市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着独特的客家风情,成为文化旅游特色区内的一道靓丽人文风景.合理地运用、开发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而且能够充实梅州文化旅游内涵,增添梅州文化旅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