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世界的佛教香花
-
作者:王馗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艺术 斯坦福大学 走向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 仪式 音乐节 宗教艺术 客家人 明清时期 客家山区
-
描述:2008年5月3日对佛教香花是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佛教香花,这个一直深处于粤东客家山区的宗教艺术,第一次以艺术的名义,走出梅州,飘洋过海,在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的纪念教堂进行学术展演,为斯坦福大学本年度的泛亚音乐节
-
客家民间戏剧品类特征的积淀与传承
-
作者:李英
期号:第4期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戏剧 客家人 传承 积淀 居住区域 现代城市化 东北地区 地方保护
-
描述:粤东北地区即广东省与江西省交界地带,是客家人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本文所指的客家人居住区域则又以广东梅县为中心。地方文化习俗尤其是地方戏剧得益于偏远山区地方保护与排外意
-
古民居背后的黑手
-
作者:林豪杰
期号:第8期
来源:人民公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古民居 历史悠久 大埔 木雕 派出所 文化 南村 民警 被盗案件 古建筑
-
描述:文化小偷专锯横梁木雕位于粤东大埔县东部的百侯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明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有诗书世家、一腹三翰院、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之美誉,当地
-
浅谈三大欠缺制约基层文物保护
-
作者:邓晓如
期号:第5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工作 文物保护法 历史文物 基层 文博事业 经济发展 专业人才 山区县 文物工作
-
描述:地处粤东北部的几个县是较为典型的山区县,是全国、全省重点台乡之一,经济发展位于全省中下水平,属经济欠发达山区,同时,也是客家人聚居地,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遗存。自《文物保护法》贯彻实施以来,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44处,
-
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三山国王信仰
-
作者:郭新志
期号:第10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三山国王 信仰
-
描述:明清之际,未被官方奉祀的三山国王神祗却长祀不衰而流传于岭东潮汕、客家各地,并随着粤东移民而被播迁到东南亚及台湾等地.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解读,可知这一神祗的长祀不衰是来自于上层士大夫的庇佑以及下层群众的信仰.
-
尖山:一个客家村落17-19世纪的迁台
-
作者:张小聪 房学嘉
期号:第2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尖山 客家村落 迁台
-
描述:清代大陆向台湾的移民拓荒是中国移民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考察了粤东梅林尖山客家村落17-19世纪的迁台活动,发现在移民活动中除国家政策导向外,包括山多田劣、移乡富贵的祖训等在内的因素构成了地方内在的外迁性。
-
客家建筑与客家人的思维
-
作者:梁昌俊
期号:第20期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建筑 客家文化 客家人思维
-
描述:客家人主要居住在粤东北和闽西一带。客家人秉承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并在历次的大迁移中吸收了客居地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建筑具有独特的结构和造型,在一定程度上意示着客家人的历史、现实与思维。
-
丰富多彩的客家山歌
-
作者:韩锐明
期号:第2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口头创作 劳动人民 通俗易懂 客家先民 长江流域 地方特色 客家地区 生活情趣 雅俗共赏
-
描述:有才华的山歌手,可运用一个基本腔调,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随编随唱,对答如流。客家山歌质朴而浪漫,雅俗共赏,是客家文化的瑰宝。以下就粤东地区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三方面的介绍。
-
客家酿豆腐与北方包饺子
-
作者:钟林斌
期号:第5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豆腐 饺子 北方 客家人 “让”
-
描述:酿豆腐的"酿"字,客家话读作"让"。酿豆腐是客家美食,粤东北客家人逢年过节或者招待客人时都少不了这道美味。岭南各地的客家饭店,也无不把酿豆腐当成招牌菜。由于其荤素结合、色泽白嫩、滋味浓郁,因而备受各路食客的青睐,不限于客家人士。
-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现状
-
作者:黄华林 李家贤 何玉媚 赵超艺
期号:第5期
来源:广东茶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保存 利用
-
描述:广东地处华南中心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地方品种和野生茶资源,如粤北的白毛茶、粤东的高香型凤凰单丛、粤中的可可茶、粤西的白云茶以及分布在各茶区的客家中小叶茶资源和特色苦茶等.经过几代茶人的努力,目前收集和保存了1200多份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品种的创新选育、深加工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