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方型土楼浅析:以存耕堂土楼为例
-
作者:何煊强
期号:第B9期
来源:建筑知识(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型土楼浅析存 耕堂
-
描述:福建龙岩存耕堂是客家土楼的一种代表,客家土楼是闽西古建筑的一中代表形式。本文通过对存耕堂的测绘图纸进行分析,在地理位置的选择,平面布局,材料的选择及选择进行分析,找出方型土楼的一些特点。
-
陷隍妇女集体自杀事件调查研究
-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杀事件 集体自杀 妇女 调查 研究成果 光绪年间 社会失范 周建新
-
描述:前言 学界关于粤东妇女集体自杀事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目前仅见周建新教授以民国《丰顺县志》的记载为中心进行的分析与探讨。周文分析了清末尤其是光绪年间该地妇女集体自杀的过程、特点和官、绅、民的不同反应,从社会失范与控制的角度对该事件进行了文献的解读,给读者不少启发。
-
仿生设计应用於客家桐花商品开发之研究
-
作者:陈启雄 周郁婷
期号:第126期
来源:工业设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仿生设计 客家桐花祭 产品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
-
描述:設計可賦予文化商品創新的面貌。本研究以樣本分析法與形態分析法做為研究方法,以客家桐花作為研究對象,透過仿生設計相關設計手法塑造應用,藉以達成研究之目的,提供未來文化產品開發設計的可能性。研究結果發現:1.目前市面
-
土楼与社会环境的研究
-
作者:濮芳芳
期号:第15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土楼面前,人们禁不住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土楼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这一点,建军筑师们看到了土楼的材料经济结构强度、轴线布局、夯土技术、物理性能以及造型艺方面的特性.方史工作者注重于社会经济、宗教意识
-
永州市各县、区“双方言”分布状况概述
-
作者:张晓勤
期号:第3期
来源:零陵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双方言 状况概述 永州市 蓝山土话 西南官话 平话 少数民族语言 江华县 嘉禾土话 乡土
-
描述:官话不尽相同。此外,新田县个别自然村(如门楼下乡长田村)和江华县少数自然村(如水口镇的泮水村)讲客家方言,江华县毗邻广东省的个别自然村说粤方言。境内还有瑶、壮、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瑶族占多数,多使用勉语。有的少数民族还会说汉语“官话”,呈现“双语言”现象。
-
张裕百年酿芬芳
-
作者:周公乐 朱晓瑜
期号:第23期
来源:绿色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裕 中国葡萄酒 离情别绪 白兰地 橡木桶 个人资产 海内外 南洋 酒窖 腾达
-
描述:远游时,流露真性,断非将来腾达于外,而不顾家国者。"说者一语中的,通过30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张君成为当时个人资产达白银8000万两的南洋华人首富,但是拳拳报国之心却从未放弃。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弼士与葡萄酒续下了不解之缘。那是清同治十年(1871
-
200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评选揭晓
-
作者:白长茂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学家 自然口语 语言研究所 奖金 评选 青年 北京大学 方言语音 中文系
-
描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2004年度评选工作于5月14日结束。本次评奖共评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的论文《魏晋至元代重纽的南北区别和标准音的转变》获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谢留文的专著《客家方言语音研究》、方梅的论文《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
-
贺县沙田客家方言音系
-
作者:李谱英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贺县 粤方言 现代汉语 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国人口普查 少数民族语言 韵母
-
描述:%以上。居民语言,除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瑶语)外,基本上为现代汉语粤方言(俗称白话)、客家方言、北方方言(俗称官话)和当地土话(有人称为平话)。县境东部和南部为粤方言区,西部和北部为客家方言区
-
推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文化新思路
-
作者:张勇
期号:第26期
来源:新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文化产业 产业竞争力 振兴发展 西北地区 广东文化 产业发展战略 珠三角地区 区域协调发展 国际文化 客家文化
-
描述:靠"三个抓手":交通网络外通内连、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我以为,还应该从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角度更好地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这一重要决策,实施"1+5"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有效推动粤东
-
历史与文化的歧义与超越:家族和族谱研究中的一个思考
-
作者:陈支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学术用词,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歧义。
众所周知,历史学的目标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客观与严谨是从事历史学所应秉持的基本立场。但是作为“文化学”,其所追求的目标,或者说它的功能,更多的是注重对于传统良善道德与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弘扬。用我们现在经常表述的话语,就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一来,“文化学”的研究者们,就不能不有意无意地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历史学客观严谨的态度立场,从而出现某些服从大局性的趋利性倾向。于是,貌似神合的“历史文化”,它们之间所存在的歧义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