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擂皮子七七
-
作者:孙国亮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政 圆楼 皮子 盐酥花生 洛克 秘方 地瓜干 火笼 救济 土楼
-
描述: 地点:闽西客家土圆楼聚集的某村 时间:本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 人物:(人物年龄均指出场时的年龄) 七七 5或6岁,村民。 金有余 七七的父亲。 付森辉 30岁,闽粤赣边区党委负责人,后任省委领导。 钟玉华 18岁,付森辉秘书,后任某币市长。
-
明清时期赣南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与生态环境的变迁探析
-
作者:李晓方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推广种植 经济作物 赣南地区 生态环境 明清时期 变迁 区域经济
-
描述:明清时期,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伴随着闽粤移民推广到了赣南地区。对这一历史现象,学界有所关注,但多集中在它对区域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上,而普遍忽视了其消极影响。有基于此,本文拟就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及赣南生态环境的变迁关系试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
关于客家人的定义、源流与分布
-
作者:黄火兴
期号:第4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源流 客家研究 客家先民 分布 罗香林 定义 流民 客民 移民
-
描述:关于“客家人”的定义、源流以及分布地区等问题,古今学者均先后有所论述,但所见并不一致,甚或有较大的差距。为此,有必要进一步仔细研究,以求得较完美的相对的一致认识。本文拟主要就客家人的分布地区问题,作些探讨,借以抛砖引玉。
-
浅论客家方言在兴国山歌中的作用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文旨在通过客家方言的语言音调的走向与音乐旋律的行进的关系,以及客家方言的韵辙,方言情绪跟语调的关系来阐述客家方言在兴国山歌中的作用。给研究、学习兴国山歌的同志以抛砖引玉而少走弯路。
-
有才能免牢狱灾
-
作者:顾建平
期号:第5期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才能 外出经商 袁枚 江宁县 诗文 丈夫 诗评 江州
-
描述:将幽怨诉琵琶?”道出了自己屈嫁俗商的内心痛楚,恳求袁枚主持公道。袁枚不相信普通民女有此才华,就指着公堂前的一枝枯树,要张宛玉当面作诗。张氏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袁枚不禁暗暗佩服,遂当堂判张氏无罪。
-
永恒的思念
-
作者:余永秀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将乐县 客家民俗 张巡 张真君庙会 风俗习惯
-
描述:位于福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面的将乐县,是客家民风民俗保留较完整的县城之一。一尊跑马将军像,成了中原文化南迁的佐证。全省仅有将乐玉华苦竹村还保留着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祭祀习俗。
-
马坝方言词汇
-
作者:林立芳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词汇 韶关大学 同音字汇 亲属称谓 客家方言 词语搭配 毛掸子 结拜兄弟 房屋建筑 方言语音
-
描述:马坝方言词汇林立芳(韶关大学中文系)说明1.本文收录马坝客家方言中较常用的词。先写字后注音,再加注释。2.本文不考本字,无法写出的字用同音字代替,下加波浪线,没有同音字的用方框“口”来代替。3.马坝方言语音系统请参看拙作《马坝方言同音字汇》。(《韶关...
-
河源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作者:黄少红
期号:第2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 客家山歌 发展 传承
-
描述:河源客家山歌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但目前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笔者浅析了河源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传承发展现状、传承发展问题所在和传承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河源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意义,让河源客家山歌这一瑰丽的民间音乐流芳千古,润泽百姓。
-
农工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客家文化”座谈会在福建龙岩召开
-
作者:万姗
期号:第1期
来源:前进论坛(健康中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党中央 委员会 座谈会 农工 联络 龙岩市 工作 福建龙岩 调研
-
描述:2006年10月某日,由农工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牵头举办的"弘扬客家文化、促进祖国统一"课题调研暨"客家文化"座谈会在福建省龙岩市召开。农工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树芳、吴国华,中共龙岩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成柜、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曾耀东、部分论文作者等出席座谈会。
-
五华县的客家擂茶
-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华县 客家人 擂茶 梅州地区 饮食保健 普通人 习俗 乡镇
-
描述:据调查,梅州地区多数乡镇都不见擂茶习俗,但是靠近揭西、陆河的五华县南部的乡镇如棉洋、桥江、梅林、龙村、硝芳、丁畲一带的客家人还有吃擂茶的习惯。当地群众把这项习俗作为一种饮食保健和热情待客的重要方式,到今天,普通人家都还在坚持做擂茶。
上页
1
2
3
...
5
6
7
...
16
17
18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