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赣南客家擂茶文化
-
作者:钟健
期号:第6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擂茶 文化
-
描述:结合客家先民何时大规模进入赣南等地的史实,分析推断大致在黄巢起义至北宋末年间,擂茶传入赣南等地、并得到广泛传播,其传承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经济生活的约束,最后提出了弘扬赣南客家擂茶文化的举措。
-
客家藤茶文化
-
作者:林更生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茶文化 黄河流域 汉人
-
描述:1中国的客家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南下至江西、福建以及广东
-
松元厦村的宗祠建筑与宗族活动
-
作者:张晶晶 罗德胤 霍晓卫
期号:第1期
来源:住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深圳 松元厦 客家 宗祠 宗族活动
-
描述:松元厦是一个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客家古村落,村民1380人,始迁祖陈振能于清乾隆年间自长乐迁来此地。在松元厦村,每个小村都有宗祠并形成系统,村民普遍重视祖诞、祭祖等宗族活动。本文介绍了松元厦村的宗祠建筑以及各类宗祠活动。
-
瞻历史文物 怀志士业绩:瞻仰丘逢甲创办的“上杭师范传习所”
-
作者:钟巨藩
期号:第3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丘逢甲 传习所 上杭县 文物保护单位 师范 创办 孙中山 辛亥革命 民主革命 客家土楼
-
描述:不久前,笔者来到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丘氏总祠,瞻仰爱国志士丘逢甲创办的"上杭师范传习所",缅怀他的生前业绩。丘氏总祠位于上杭县城解放路中段,与孔庙隔瓦子街相望。这是一幢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客家土楼。是
-
河出伏流 正本清源:河源高新区九年创新发展历程纪实
-
作者:耕夫 吴桦 廖东林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国高新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新区 河源 双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 广东省 珠三角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 高新技术产业
-
描述:吧。世间万象,时光总能将最美的记忆尘封。有些地方,一生去过一次就够了;而有些地方,踏访十次也不厌,河源就是如此。在河源高新区建区九年间,记者曾两度采访,上一次是2009年6月。山好水好空气好,一方水
-
李黼平对岭南诗歌的贡献
-
作者:罗可群
期号:第5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黼平 客人三先生 岭南诗歌
-
描述:清朝嘉道年间,拟古之风弥漫中国诗坛。"客人三先生"中的李黼平,继承岭南诗歌的优秀传统,关注现实,诗风雄直,"翘然特出,不为风气所局"。李黼平不仅是"粤诗冠冕","直有清二百年风雅宗主也"。他的诗歌创作,是岭南诗歌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高峰。
-
唱片评鉴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音响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唱片 评鉴 音乐专辑 整理工作 俄罗斯 雨果 客家 合作
-
描述:黄红英:《心事》黄红英可谓是雨果唱片旗下最重要的其中一位歌唱家了。自从2002年开始双方首次合作,推出在唱片界中震动不小的音乐专辑《初次尝到寂寞》,短短几年间,雨果相继为黄红英推出了《九月的故事》、《俄罗斯之旅》和《客家妹子》几张叫好亦叫座的专辑,同时她亦参与了原生态专辑《客家山歌》的整理工作。
-
陷隍妇女集体自杀事件调查研究
-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杀事件 集体自杀 妇女 调查 研究成果 光绪年间 社会失范 周建新
-
描述:前言 学界关于粤东妇女集体自杀事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目前仅见周建新教授以民国《丰顺县志》的记载为中心进行的分析与探讨。周文分析了清末尤其是光绪年间该地妇女集体自杀的过程、特点和官、绅、民的不同反应,从社会失范与控制的角度对该事件进行了文献的解读,给读者不少启发。
-
宋湘书艺浅论
-
作者:朱万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湘 书法艺术 梅州市 行草 书风
-
描述:康有为《广艺舟双辑》云:“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昴;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①尊董推赵,均为贴学。康雍乾嘉年间,广东书坛也承全国帖学中兴之势,出现一批杰出的书法家,宋湘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
下坝迎灯闹元宵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宵 兴修水利 五华县 梅州市 广东省
-
描述:下坝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相传,该村迎灯闹元宵习俗始于明成化年间,是下坝村民为纪念七世祖周逭(仙)公(1440-1507年)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而流传下来的民俗,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