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595)
期刊(3037)
学位论文(893)
图书(253)
视频(168)
会议论文(97)
图片(2)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595)
期刊 (3037)
学位论文 (893)
图书 (253)
视频 (168)
会议论文 (97)
图片 (2)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171)
2014(3867)
2013(969)
2012(985)
2011(893)
2010(766)
2008(390)
2007(222)
2006(127)
2004(6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76)
客家研究辑刊(146)
创作评谭(18)
人民论坛(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5)
广东社会科学(4)
贵州民族研究(4)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3)
科技咨询导报(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剑客行
作者:揭阳黄越  期号:第20期 来源:武侠故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剑南  葵花子  青川  自然  声道  地道  花生  江湖  声音  生意兴隆 
描述:何物,将整个船舱照得惨碧碧的。 一矮墩墩的身影矗立桌旁,一张丑脸漆黑如炭,整个人敦实得像一堵矮墙。此刻他正轻揉指头,像在等待着什么,全然没有发现角落里的两口木箱后潜伏着两条黑影,两双鹰一样
台湾主要政党2008年政治献金概览
作者:暂无 期号:第25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万元,整体资产有106万元。第社会党收入近80万元,捐赠党员竞选共100万元,总资产仅1000多元。中华统一促进党收入100万元左右,业务费花掉109万元,而且没有其它竞选支出,似乎主业并不在
朱德军长播下的红军茶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健康天地·茶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愧疚万分,也深情地回了饶大妈一首山歌: 有女莫嫁马头村,涩茶难卖米缸空; 餐木薯搭苦笋,寒天烂衫难过冬。 在旁边站着的朱军长原是四川客家人,他听懂黎书记和饶大妈的对歌
廊桥 古事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乡土建筑,桥为南北走向,四孔等跨。 连城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集聚地,就因为它地处福建省的腹地偏西北,又山高水远,对于在历史上次或因战乱难以生计,或因宫廷官府逼迫无以聊生而大肆向南迁徙的中原
梅州“客家人”采用血10年循证及其在血液科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荣在 胡升苹 张梓悦  期号:第1期 来源:现代医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采用血  循证  应用研究 
描述:行们参考。 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12 670人次,女性47 483人次,男女比例约为3:1,男性占70. 35%,女性占29. 65%;年龄段分布为18至29岁占28. 66
五都选战各方动作频频
作者:钟兴  期号:第32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用他们在台北市的亲友关系拉票。13日,赴美国举行造势大会,争取侨胞支持。 新北市。朱立伦方面,结束3月走访基层后正式发动文宣攻势,推出首波大型看板。7日,举办自传《做,就要做好》首场
黄鳝炆黄瓜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鲜,即使偶有所见大多也是人工饲养的,然而在闽西北的小山村里却随处可见天然黄鳝的倩影。那沟渠旁、池塘边、稻田里是它们自由生长的环境。白昼喜藏身于泥水洞穴,或是蛰伏堤岸石缝,夜里出来觅昆虫、青蛙、小鱼为食。在乡村捕捉黄鳝是挺有情趣的事。记得儿时我常捕捉黄鳝,要么在冬闲田里翻泥巴捉正在稻田泥中冬眠的黄鳝,或是在春夜里用松明照鳝。当乖巧灵活的黄鳝从田埂洞中伸出半截身子,探头探脑时,就利索地用鳅钳迅捷地夹去,就可以把它逮住。要是你没经验用手抓,一眨眼功夫这倔犟的小生灵就会溜掉,因为它满身的粘液有极大的保护作用。而最有意思的是钓黄鳝:将废弃的“伞毂子”(或自行车的发丝条)一端磨尖,打个小弯弯即成了钩。用蚯蚓作为诱饵,将蚯蚓从尾至头套在钩竿上,钩尖不可外露。当你拨开水草,发现有黄鳝洞口时,就把钩伸进洞内轻轻一搅,如果有黄鳝,它会来抢钩的,这时你一定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全神贯注。当黄鳝上钩时就慢慢地把它拉出洞外,迅速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将其拦腰一钳,掌钩的手必须把黄鳝的头部控制好,相互配合,这样就稳稳地把它装进鱼篓了。用土法上马的方法逮到黄鳝后就可放置水缸中养着。至于黄瓜这种绿色食品,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它是乡民们的家常菜肴。端午时节在农家菜园里随处都可看到那碧绿淡雅、青翠欲滴的黄瓜。 儿时,每至端午节就能尝到那味道鲜美的“黄鳝蚊黄瓜”。烹制这道美食,常常是父母亲密配合,共同烹制的。宰杀那倔犟滑溜的黄鳝是棘手的,因为它体表滑溜溜,加之外观像条蛇,令人望而生畏,一不小心它会借机滑入下水道逃跑。父亲却是一把宰杀黄鳝的好手。只见他用粗糙有力的手迅速提起肥嫩的黄鳝尾巴,将活赳赳的鳝头狠狠甩向硬地,活鳝摔懵后用刀剪划开肚皮,取出内脏,再用石头将其身砸扁,让其骨砸碎(因为骨头里含钙,能补身子,所以在乡下不剔骨头)。洗净,切成小块,即可烹制了。父亲把干净新鲜的鳝血,用“谷烧酒”冲服,说是能补血。母亲把刚从菜园里摘回的鲜嫩嫩的黄瓜洗净,削皮后切成小方块。先是生火,起油锅,当锅烧热后,就倒入黄灿灿的茶油,当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少量捣烂的蒜头及八角,再把切好的黄瓜倒入锅中炒一会,加水蚊至八成熟后起锅装盆。接着,再起油锅,将切好的黄鳝放入锅中爆炒一会,并放入少量的生姜丝、酒酿(可去腥味),当有了几分成色后,就把煮了八成熟的黄瓜倒入锅中搅匀,放些精盐,加入适量的水,盖好锅盖,用文火慢慢炊熟(不要用旺火,要用文火慢慢炆,才能炆出味来)。当锅中飘出一缕缕清香让人垂涎时,便可起锅装盆。这时一盆热腾腾、黄澄澄、嫩鲜鲜的“黄鳝蚊黄瓜”就摆在你的面前,趁热食之鲜美无比,鳝肉香脆酥软,黄瓜清甜可口,汤汁更是鲜甜爽口,妙不可言。每每吃“黄鳝蚊黄瓜”时,母亲就会让我们兄妹几个多吃一些,说是吃了能补身壮体,快快长大。 其实“黄鳝蚊黄瓜”这道节日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特别丰富。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黄鳝含高蛋白、低脂肪,确为病后体虚、身体赢弱、营养不良者的滋补佳品。难怪家乡流传着“夏令黄鳝赛人参”的谚语。而黄瓜所含水分达95%以上,为蔬菜中最高者。它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糖类、蛋白质、钙、磷、铁等。祖国医学认为黄瓜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利水、补脾止泻等功效。在炎热的夏天,可防治咽喉肿痛、小便不利、身热烦渴等疾病。可见,黄瓜是珍贵的食品,不然怎么连宋代诗人陆游也赞叹道:“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端午节正是夏日炎炎、人易疲劳、身体虚弱之时,此时能吃上综合黄鳝与黄瓜两者之营养滋补强身的“黄鳝炆黄瓜”,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大有口福。 “黄鳝炆黄瓜”正因其味道美、营养多,所以深受客家人的喜爱。如今,端午时节,不仅家家户户能吃到这道美味,而且在城里的酒楼饭店,民间的筵席上都能品尝到这种人见人爱的节日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