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艺术村会是民间艺术组织的希望吗?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消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组织  民间    客家民居  独特风格  建筑形式  老村  原生态 
描述:目前,牛老村还保留了三百多间保存完好、具有独特风格的清代客家民居,其建筑形式完全体现了老村的古朴、简约、原生态的特色。牛老村开始焕发新的生命力,与身兼原住民和艺术家身份的邓春儒分不开。
万历初进入海陆的漳属客家话今貌
作者:潘家懿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陆丰  漳州客  海陆客  语言演变  濒危方言 
描述:有明一代是闽、赣客家人移民广东的高潮期,今粤东海陆幸存的漳州客话就是万历初年漳属客家移民带去的。本文通过调查和比较发现,漳属客家人入粤数百年之后,虽然其语言已基本趋同于所在地的客家话,但祖居地方言的许多重要特点却并没有完全消失。
个性底片:不见瑶池水,但有万绿
作者:茹翌  期号:第9期 来源:课外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赏心悦目,还有风味十足的客家风情更是让人感到亲切无比……而最让我钟情的还是那风情万种的万绿。 万绿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她有高原湖泊的秀丽,但没有高原的交通艰难和气候寒冷,亲临其境
土楼:家园记忆——历史文化名镇坑纪行洪坑
作者:马卡丹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历史文化名镇  振成楼  客家人  客家文化  行政村  圆楼  后裔  方楼  南溪 
描述:坑镇方圆96.5平方公里,包括坑、洪坑、南溪、奥杳4片,共16个行政村,24姓,3万人口,全力南宋后迁居此地的客家人后裔。现存土楼约2000座,遍布全镇每一行政村、自然村,集方楼、圆楼、五凤楼
广东大埔寮镇客家方言果、效摄一等字的韵母音值
作者:李菲  期号:第3期 来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元音  音值  实验语音学 
描述:有关大埔县寮镇客家方言古果摄、效摄一等字的今读,学界存在单元音和复合元音之争。文章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出发,对古果摄、效摄一等字在大埔县寮镇客家方言中的今读问题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大埔方言果、效摄一等字韵母确为复合元音ou而不是单元音o或滑音 ou。
明末清初粤东北的山林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大埔县《寮田山记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期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北  《湖寮田山记》  山林开发  环境保护 
描述:本文以大埔县《寮田山记》为中心 ,揭示明末清初粤东北客家山区在开发山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所采取的对策 ,分析人们经营山林由自然林到人工林的转变 ,并形成了一套种植之法和管理之道。
客家歌手登高一呼:陈永淘和科技人合奏净协奏曲
作者:陈姿羽  期号:第327期 来源:天下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从宛如清澈秀丽的少女到塞满布袋莲,峨眉成了陈永淘心中的痛,号召朋友、感化科技界,他要重见湖水清澈的一天,为它再高歌。
民间碑刻与乡村社会生活变迁:以明清时期大埔县寮双坑村为例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碑刻  乡村社会  客家  宗族  明清时期 
描述:本文以大埔县蔡双坑村发现的20余通碑刻为例,揭示碑刻内容中所反映的山区生产方式的转变、乡村宗族建构过程、村民为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努力以及乡村民俗活动,认为民间碑刻作为一种重要的乡村文献,对理解和研究乡民生活和乡村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调查长汀涂坊、永定坑的客家编写《汀州涂坊客家》、《永定
作者:陈国强  期号:第1期 来源:民族研究动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调查长汀涂坊、永定坑的客家编写《汀州涂坊客家》、《永定
深圳观澜贵塘老围调查研究:兼论客系陈氏宗族对宝安类型民居
作者:吴翠明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村  驳廊天井屋  宝安类型民居  文化传统 
描述:本文从平面布局、风水歪门及围墙、祠堂私塾及炮楼、民居等四个方面,对深圳一处古村落"贵塘老围"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并以其为例,分析了自清康熙"迁海复界"后南迁客家人对当地宝安类型民居的改造,由此对当今部分学者和文化部门关于深港地区大量存在的"客家围村"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