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围龙屋的空间—意义结构解析
作者:周建新 陈文红  期号:第2期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围龙屋  空间—意义结构 
描述:围龙屋是客家最为典型的民居建筑,亦是当地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本文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注重客家人自身对围龙屋的文化表述等地方性知识,坚持人类学主位和客位相结合,对围龙屋的空间-意义结构进行探讨。
故乡风物
作者:陈玉桃  期号:第4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客家人  头巾  客家先民  谷壳分离  农家  象征  已婚妇女  故事  写作 
描述:头巾作为衣饰打扮的一种,头巾可算典型的客家妇女的饰物象征。头巾的主要用途,一是保护头发,二是保暖。客籍人聚居处,无论赣南、闽西还是粤北,皆崇山
日常生活的华彩乐章——访蔡氏古民居
作者:曾纪鑫  期号:第6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民居  日常生活  乐章  民居建筑  永定土楼  客家土楼  大观园  福建 
描述:福建最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一为客家土楼,二为闽南民居。永定土楼与蔡氏古民居是这两种建筑的典型代表,并称为福建民居的两朵奇葩。笔者在领略
凝固的建筑音乐:土楼
作者:卢彦静  期号:第15期 来源:建设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地理环境  历史背景  分类  功能分区 
描述:土楼,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民居建筑物,是中国汉族客家文化最典型的表现方式之一,它广泛分布于中国的福建、广东、福建等江南地方。土楼的产生有它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本文主要探讨土楼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手工造纸与客家族群文化研究―以“连城宣纸”为例
作者:许婧  期号:第4期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手工宣纸  客家族群  发展和传承 
描述:闽西山区的客家人。这种状况使手工造纸在闽西山区的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给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连城宣纸”是其中的典型个案。
陕南罗湾客家话的音韵特点及与其他客家话的异同
作者:邢向东 付新军 孙红举  期号:第2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陕南  客家话  音韵特点 
描述:舒声存在复杂的文白异读,有六个单字调,平、入声分阴阳,部分古次浊平、次浊上、全浊上字读阴平(次浊上字最多)。与其他客家话比较,罗湾话保留了客家话的一些典型特点,同时也发生了若干变化。
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客家人:关于移民、认同感、文化标志的初步报告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中国移民  客家人  文化标志  巴州  认同感  东南亚地区  中国大陆 
描述:他们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从中国移民,他们的主要祖籍地在中国哪里,他们是否有强烈的客家意识,或者沙巴典型的客家文化是什么等。
客家古民居群落:培田村
作者:邓丽娇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田村  民居群落  建筑艺术  民族文化  客家文化 
描述:闽两连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的群落。这个村落,在“文革”期间,由于特殊的“命运”,没有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侥幸地保存了一大片明清时代遗下的古建筑。
广东传统民居地域性特点的思考
作者:曹赢丹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性  广府民居  客家民居  潮汕民居  钟楼村  围龙屋  四点金 
描述:通过对广东典型传统民居(广府民居、客家民居、潮汕民居)的地域分布及代表性民居的建筑形态研究,思考其地域性文化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密切关联.
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故居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5期 来源:红广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瓦房结构,内有天井、前厅、后厅、住房,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故居门前有一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