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歌並採茶:採茶戲曲外來音樂元素的吸收、內化動態過程
-
作者:范揚坤
期号:第11期
来源:臺灣戲專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戲曲 採茶戲
-
描述:已然與傳統的藝術形式與美學體系合而為一,部分則仍處於磨合,甚或只是扞挌般地與既有並置。但無論如何,這些紛複的音樂現象最終共同構成了今日的採茶戲曲音樂文化。本文所論,即基於此一認識基礎,進行分析、討論。
-
從新竹縣立文化中心來看傳統客家建築
-
作者:黃敦敬 楊長青
期号:第4期
来源:國教輔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從新竹縣立文化中心來看傳統客家建築
-
傳統的再生與變異-當代梅州佛教香花的職業化與未來趨向
-
作者:王馗
期号:第152期
来源:民俗曲藝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 香花 職業化 傳統 變異
-
描述:行的宗教政策及其影響在梅州客家力量消長的結果,香花在當代梅州客家的發展需要這種格局的和諧、穩定、適度。
-
《客英大辭典》的客語音韻特點
-
作者:呂嵩雁
期号:第14期
来源:花蓮師院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縣 四縣 陸豐方言 三合元音 輕脣音 動脣音
-
描述:遍。在詞彙方面,稱「鳳梨」為「番梨」、「馬鈴薯」為「荷蘭薯」、這些都是外來語的鮮明標幟。在諺語方面,收羅豐富,國客語可以互相對照,例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麻得麻,種豆得豆)、「虎毒不食子」(惡虎唔食尾下子)。總之,《客英》內容集合了清朝晚期的音韻、詞彙,豐富的語料,很值得我們分析研究。
-
海外客家华人婚俗研究:以印尼西加山口洋客家华人为例
-
作者:赵敏 钟裕宏
期号:第3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口洋 客家华人 婚俗
-
描述:客家人作为一个重传统、尚礼节的族系,即使迁移到海外,依然保留着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印尼西加山口洋地区的婚俗即可见一斑.
-
东邑西聚 洛带迤逦:洛带古镇建筑景观概述
-
作者:刘清清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古镇 客家 移民 会馆建筑 一街七巷
-
描述:洛带镇位于成都东山龙泉驿区,是四川客家群体聚居地之一。古镇具有深厚的客家移民文化背景;拥有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四大会馆;街巷布局采取"一街七巷"的格局,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
-
西位客家史学家的学术友谊
-
作者:郭存孝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史学家 友谊 学术 黄河流域 《辞海》 汉人
-
描述:“外来户”。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民系。
-
西加里曼丹的客家人
-
作者:杨禄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第二故乡 印度尼西亚 原始森林 三十年 旅游
-
描述:游、工作,其中有一次还到当地的一处原始森林中考察了一个多月,之后写了一本书《雨林散记》,并在报刊发表了数篇在那里旅游的文章。
-
原生性認同、祖籍地聯繫與跨國網絡的建構:二戰後新馬客家人與
-
作者:劉宏 張慧梅
期号:第1期
来源:臺灣東南亞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社群 潮州人社群 比較研究 認同 跨國網絡
-
描述:群處於其他主要社群之邊緣,加之其原祖籍地概念的相對分散性,使他們較爲強調其方言及自身的華人身份,並以此突破族群觀念的限制,與其他社群組織進行多層次的合作,積極參與本地的政治及社會活動。對華人性(Chineseness)以及「客家精神」的强調和論説構成了客家人的主要特徵。在與祖籍地和中國的聯繫上,他們也更容易突破狹隘的地域限制而形成一種更為區域性的關懷,並進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構起基於地方社會聯繫基礎上的地方-全國-全球-祖籍地之間的多重網絡聯繫及超地域的文化認同。
-
赣西邓家大屋的布局结构、花纹雕饰及历史文化蕴含
-
作者:聂朋
期号:第2期
来源: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邓家大屋 布局结构 花纹雕饰 历史文化蕴含
-
描述:江西省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的邓家大屋是一处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客家聚族的围屋建筑,它采用了旧式民居与围屋建筑相结合的布局,结构科学,装饰精美,颇具特色,承载着许多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既表达了中国吉祥文化的内涵,又反映了新余及附件的地方风采、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