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
学位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04(1)
按来源分组
臺灣東南亞學刊(2)
其它(1)
研究與動態(1)
“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
作者:陳逸君  期号:第12期 来源:研究與動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認同  福佬客  族群意識  文化變遷 
描述:遷的因素與過程,瞭解他們安身立命的方式與想法,也希望能在此一福佬客風潮中,增進我們對這一群人的具體暸解,更重要的是,我們試圖從族群意識的理論架構,來理解在已然模糊的「福」「客」族群邊界中,福佬客如何還能切割出「我群」的獨特性,且形塑出「我群」雖隱晦、但存在之文化特色,我們同時希望能由此進一步論析「福佬客」的意識覺醒或文化復振之於台灣社會與文化的互動進程與特殊意義。
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殖及其族群認同探析
作者:安煥然  期号:第1期 来源:臺灣東南亞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馬來西亞  柔佛  客家  認同 
描述:外客家族群意識的打造,有三十年代中期胡文虎推動的客屬公會成立運動。但就柔佛客家人社團組織來看,戰後成立的祖籍地緣性客籍會館在數量上竟比「客家公會」來得多,客家社群的分立,仍然明顯。 我們認爲,柔佛客家人的認同危機,主要不是出在外部的挑戰,反而是出現在內部的分立問題上。「團結」不是爲了對抗某個外來的幫群或是異族,恰恰相反,柔佛客家人呼籲要「團結」,經常是指向自身族群內部的分立、矛盾、衝突、認同意識的鬆散而爲的。 「尋根謁祖」活動,是近十餘年來客家人用以努力凝聚、團結彼等社群的有效文化象徵。從寧化石壁「客家祖地」和「客家母親河」的打造,柔佛客家社團領袖扮演了開先鋒和積極的要角。學界探知這個「客家祖地」縱有值得爭議之處,帶有一定程度上「想像」的象徵意義而已,但做爲凝聚客家社群,擴大世界客家人的聯繫網絡,以及對柔佛在地客家人社群領導層的內部重組上,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影響力。
原生性認同、祖籍地聯繫與跨國網絡的建構:二戰後新馬客家人與
作者:劉宏 張慧梅  期号:第1期 来源:臺灣東南亞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社群  潮州人社群  比較研究  認同  跨國網絡 
描述:群處於其他主要社群之邊緣,加之其原祖籍地概念的相對分散性,使他們較爲強調其方言及自身的華人身份,並以此突破族群觀念的限制,與其他社群組織進行多層次的合作,積極參與本地的政治及社會活動。對華人性(Chineseness)以及「客家精神」的强調和論説構成了客家人的主要特徵。在與祖籍地和中國的聯繫上,他們也更容易突破狹隘的地域限制而形成一種更為區域性的關懷,並進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構起基於地方社會聯繫基礎上的地方-全國-全球-祖籍地之間的多重網絡聯繫及超地域的文化認同。
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對象
作者:趙慶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省第二代  族群  利格拉樂  阿女烏  朱天心  認同 
描述:住民族群則在以中國為尊的霸權統治下被排擠壓迫;由此形成外省族群的優勢宰制心態,以及本省族群劣勢的被支配地位,從而分別影響兩者對國民黨政權與本土政權的認同程度。 跟著父親朱西寧的步伐,朱天心從鳳山眷村走向台北大都會;父親逝世後,她一貫執持著「山東臨朐人」的「族群身分證」,邁向一場無方的漫遊。在父權羽翼下成長,雖以「知識分子」自居,然而其筆下的「女性」卻永遠做不成「知識分子」;綠色執政、本土意識風起雲湧,朱天心不得不告別長久以來黨國機器所打造的中國國族神話,卻又因為立場的曖昧、猶疑乃至反動而迴避了本土的擁抱。在認同與不認同之間徘徊、選擇以「爭取不認同的自由」為後盾。 至於阿女烏,則從「外省第二代」的身分開始,便行經一趟曲折錯綜的認同之旅──生命的前十八年與「父親的鄉愁」為伍,是為了躲避「原住民母親」的污名印記;結識瓦歷斯.諾幹之後,才漸漸拾回原住民身份的自信;她以深入的田野調查作為認識土地、為族群發聲的紀錄。排灣族母系社會所孕育的堅韌而有智慧的女性典範,使她的「原住民女性意識」得到更進一步的釐清和確認。多重身分認同有助其體認原住民在台灣社會所面臨的族群壓迫,以及原住民女性受到多重壓迫的處境──由原住民男性主導的原住民運動、由漢人女性主導的女性運動……,在在成為她反思批判的對象。 在本土化浪潮的衝擊下,朱天心與阿女烏同樣面臨了一次又一次追索「我是誰?」的詰問,但是兩人的認同卻走向截然不同的路程。將兩位女性作家的「認同和書寫」平行排列考察的最大意義便是讓我們看到了台灣現階段族群差異和認同政治交錯複雜的關係,其中包括外省族群面對「台灣意識」的召喚,糾葛於「中國國族」和「台灣民族」的心境,以及原住民族群在以漢人為主流的國度裡的被殖民處境和建立主體性的努力。從2003年九月的「台灣正名運動」,到2004年的「520總統就職」,本文的寫作也跨越了台灣政治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但不變的是,族群的對立衝突、國家的認同爭議。我們應該如何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凝聚台灣認同,將是建構「台灣新興民族」的艱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