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群通婚的身份认定与认同问题之研究:以花蓮地区原客通婚为例
-
作者:谢若蘭 彭尉榕
期号:第1期
来源: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期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身份认定 族群认同 族群通婚 双族裔
-
描述:认同则较难以松动,所以大多數的客家男
性在婚後并不愿降低自己的族群位阶去认同原住民。尽管如此,族群界
线的松动却出现在原客双族裔身上。因为这些双族裔在初级关系的基础
上,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原住民
-
从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台湾史志中之“客”-“客”之书写与“
-
作者:林正慧
期号:第10期
来源:国史馆学术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民 客籍 客户 罗香林
-
描述:構出來或被誤解的。客家方言人群的形塑有其階段性,可視為中國歷史上移民運動中,不同文化共性人群因互動而區別出來的認同意識。因此,不應逕將史籍中的「客」全用以解釋客家源流或客家之歷史經驗,需回到歷史時空
-
山茶遍地开:海峡两岸采茶戏研究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茶花 海峡两岸 采茶 客家地区 精神生活 非物质文化 民间文化 试种
-
描述:了客家人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内容贴近生活,多采用客家方言和民间小调演唱,通俗易懂,形成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又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水袖三种表演绝活及模拟动物形象的肢体语言
-
客家猎神的发现与寻根
-
作者:郭志超
期号:第3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猎神信仰 民间信仰 客家地区 畲族文化
-
描述:观音菩萨。下版村刘姓是在明代晚期从上杭经永定迁来的客家人,后受本村和邻村闽南人的影响,其方言、民俗已倾向闽南人...
-
客家人起源的遗传学分析
-
作者:李辉 潘悟云 文波 杨宁宁 金建中 金力 卢大儒
期号:第1-12期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遗传结构 Y染色体 单核苷酸多态 SNP 短串联重复 STR 畲族 客家话
-
描述: ,客家人可能是古代荆蛮族的核心成分不断加上中原汉人移民形成的。客家话等南方汉语方言最初也可能是南方原住民语言在中原汉语不断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
建构的"客家"与区域社会史:关于赣南客家研究的思考
-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研究 区域社会史
-
描述:客家"建构"的历史进行梳理,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赣南人作为一个"客家"族群自我认同意识和赣南地区作为一个"客家文化区"地方认同意识的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必须放弃传统研究中以方言和移民作为
-
种植生活的高楼
-
作者:华宁
期号:第2期
来源:江门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客家方言 陕西商洛 种植 老年人 客家话 老板 工资 员工 打工
-
描述:,我没做过多顾虑,也不顾及女孩子天生的害羞和矜持,壮着胆子就进去了。 “老板,请问你们这里要人吗?”一对中年夫妇仔细地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那女人半天才爱理不理地回答:“要。”“多钱一月呀?”我用本地方言
-
从客家谚语看客家的家庭观和家庭制
-
作者:练春招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观 客家社会 谚语 客家地区 客家方言 中国传统社会 传统伦理道德 社会生活 中国传统家庭
-
描述:可以随口搬出“老古句说”(即谚曰)来指导自身的活动或教育后代,可以说,客家谚语将生活浓缩在语言中,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规定、制约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本文试从客家方言谚语的某些特点探讨客家人
-
客家花朝戏
-
作者:郑紫苑
期号:第3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紫金县 客家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方言 客家山歌 客家地区 文化特色 艺术化 戏剧 民间小戏
-
描述:进行宣传和保护,从而达到一种让大家一起努力开展这项保护工作的效果。 第二,要保护花朝戏存在的文化空间。花朝戏以客家话为媒介来展现紫金县地区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如果客家方言、客家山歌和客家人生活、生产习
-
江西红色歌谣的产生及其艺术价值
-
作者:张涛
期号:第2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江西 艺术价值 客家山歌 革命根据地 红军 中国共产党 地缘关系 爱情生活 毛泽东
-
描述:的念白仍用中州韵。在赣南、赣西的一些歌谣和语言中尚有古汉语音韵。江西山多,过去交通闭塞,造成了“江西地不平,十里九样声”的现象。各地的山歌都以当地方言歌唱,形成了多元的风格。赣南各县及永新、莲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