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97)
期刊(372)
学位论文(174)
会议论文(17)
视频(15)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97)
期刊 (372)
学位论文 (174)
会议论文 (17)
视频 (15)
图书 (3)
按年份分组
2015(15)
2014(403)
2013(87)
2011(90)
2010(93)
2009(56)
2008(53)
2007(30)
2006(23)
2004(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9)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科技风(1)
音乐探索(1)
民俗曲艺(1)
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1)
艺术探索(1)
林业科技(1)
广西纺织科技(1)
试问土楼“深”几许 ――评胡大新《永定客家土
作者:宋客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于客家土楼的文章,称得上汗牛充栋。研究文章自不必说,诗歌散文、民俗考据、歌舞影视,从不同侧面探寻了客家土楼的奥秘,展示了客家土楼的风采,坚挺着客家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 作为土生土长且长期从事客家土楼研究的胡大新,新近推出的《永定客家土楼研究》 论著,是一本较权威论述永定客家土楼的起源、发展历
梅州客家先祖何以称“郎”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众所周知,汉族人的命名是由姓氏与名字组成的,而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其命名理应如此。但在宋末、元朝直至明初的一百多年里,梅州、闽西的客家先祖却有用“郎”名相称的。如李姓,其在福建上杭的火德公三个儿子的名字为: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三三郎生子有三:四五郎、四六郎、四八郎。兴宁《曾氏族谱》载:“宋末
漫谈客家山歌的刻意求真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贵在求真,妙在传情,一首山歌4句,28字,7字一句,1、2、4句押韵,表情达意的文学性非常强烈。由于山歌
客家文博会下月底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李少凤)昨日下午,2013’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简称“客家文博会”)新闻发布会在客天下国际大酒店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章新,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日报、中国日报、香港文汇报、华娱卫视、新浪网、广东卫视等30多家媒体共100多人参加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
以传承客家饮食文化为己任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钢文一边烹饪一边向学生讲解。(连志城 摄) ●见习记者 黄焱 本报记者 李少凤 梅州农业学校烹饪老师陈钢文从小就与“味道”结下不解之缘,现在他的目标是“传承客家味道”。他认为一个城市的“味道”是积淀了厚重的饮食文化,最能留住人的。 陈钢文是广东省首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中
客家文学的张力一旦拉开…… ――读钟俊昆《客
作者:宋客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按约定俗成的理解,客家文学只能是客家文化这一源头的支流。近年来在学术界,对于客家文学的命题颇有争议。何谓客家文学?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宽泛的,认为凡是客家人写的文学作品都应算是客家文学;另一种是狭小的,认为只有客家人在客家地域写的文学作品才算得上是客家文学。 台湾诗人黄恒秋先生、广东学者
“广州最长寿的老人” 客家老人李春113岁“生日”仙逝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去年4月21日,李春老人(右)过112岁生日,她一听到这个洋娃娃唱歌就特别开心。 李春老人出生在1896年农历3月17日(公历4月22日),离世这天是2009年公历3月17日。“老人也算是在113岁生日时走的。”李春老人的一位家属感到,这或许是冥冥中安排的某种巧合。 据了解,目前广州有百岁
客家菜挑战价格底线,以快餐价吃出酒席感
作者:谢宇野 胡可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新开业的客家菜馆以低价结合品质吸引吃货。 “谈钱伤感情”是个伪命题,翻开围龙屋西乡店特别推出的全新菜单,就会觉得这些新的价格实在太体贴我们的感情了,简直是向价格界神话———外婆家和绿茶发起了挑战,虽然最便宜的菜在8元左右,但是菜量倒比任何一家都充实,其中还有许多经典菜:鱼丸汤的汤底
“80后”深情唱家乡
作者:林琳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庄近昌老人正在阅读。 庄近昌老人已经83岁了,是位地地道道的“80后”诗歌王。但谁能想到,这位连出6本诗集的诗人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家住坪山的庄近昌笑着说:“我来深圳生活快20年了,对深圳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深圳的日新月异就是我创作诗歌的无尽源泉。” 不会写的字词就向孙子学习 精神矍铄、
客家人的打砻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砻谷是世上三般苦之一,而打砻更是苦中苦。 【索隐】 客家人有一句俗语:“世上三般苦,砻谷踏碓挖荒古;世上三般松,吃烟屙屎抠鼻公。”在这里就谈谈打砻吧。江南人以种植水稻为主粮,在没有碾米机的年代,稻谷只能用砻来破壳现米,而打砻主要分六个步骤,即备土、编砻圈、夯土、炒砻钉、钉八卦、造型等。 砻匠师傅是
上页 1 2 3 ... 7 8 9 ... 38 39 40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