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77)
期刊(321)
视频(90)
图书(41)
学位论文(19)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677)
期刊 (321)
视频 (90)
图书 (41)
学位论文 (19)
会议论文 (4)
按年份分组
2015(90)
2014(409)
2013(103)
2012(111)
2011(154)
2010(94)
2009(76)
2008(61)
2000(2)
198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7)
韶关学院学报(10)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7)
方言(6)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
中学生百科(1)
党建文汇(上半月)(1)
档案天地(1)
深圳青年:下半月(1)
了解客家文学的一扇窗口
作者:罗青山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文学是中国地域文学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应该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梅州地处边远山区,文学园地较少,梅州作家尤其是本土作家的作品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刊、网络,如繁星点点,遍布天宇,难以展现其整体实力,形成集群效应,因而不能对梅州客家文学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客观的评价。于是,便萌生了一个想法
桥溪村:梦里客家世外桃源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黛墙溪水,小桥古树,四面环山的桥溪村仿佛桃源仙境。 五彩林,有七棵古树,经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植物分类学专家考证,均为百年古树,有五种树种,分别为楠木、檀木、山杜英、青蓝木和荷木。 桥溪古村入口处。 位置 来历 概况 位于梅县雁洋境内阴那山五指峰西麓。 于
原汁原味的客家小镇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州被称为世界客都 永定的客家土楼 长汀有“客家大本营”之称 梅州美景 ▲叶剑英纪念园 典雅的客家围龙屋、灿烂的客家文化、古老的客家方言……客家作为神秘而坚韧的汉族民系,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幅独特的建筑、文化、民俗等立体画卷。客家人也以其敢于闯荡善于闯荡的拼搏精神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深圳最早的客家围堡
作者:贾少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建筑既是凝固的历史,也是凝固的艺术,如今仍矗立在坑梓的46座客家围堡,就是坑梓当年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无字纪念碑。它们是当年客民经济实力、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的记录……$$如果有人问你,深圳的客家围屋哪里最多?第一座客家围屋在哪里?你可能想不到,答案就是坑梓。$$据长期从事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圳大学张卫东
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
作者:叶志卫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76岁的程贤章被誉为“客家文学的一面旗帜”,他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演讲的时候带着浓重的客家腔,客家俚语、客家山歌、客家风俗故事不时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昨日,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他用这些俚语、风俗生动地解释了客家文化,他说,“我的文化之根在客家,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是厚重的客家文化积淀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和
梅州大埔客家 民居风情万种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泰安楼被称为 “大埔第一楼”。 孙中山纪念堂的堂前有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捐赠的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纪念堂内的解说牌。 《东江时报》记者谭琳 此前,从未游过梅州,但出于对梅州人勤劳能干、善于经商的深刻印象,让我对梅州这片土地充满向往之情。这回,因工作关系得以前往梅州大埔,在这里
客家文化要有智慧地保护开发
作者:杜艳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每当人们谈起深圳,总会不自觉地提到一个词——移民城市。自1980年建立特区以来,30多年间1000多万人口的涌入,让深圳缔造了一段城市生长的神话。但鲜为人知的是,深圳的移民史并非始于1980年,300多年前就已经有一支族群从遥远的地方徙来拓荒,这便是龙岗客家人。 300多年的拓荒,使得客家人和客家
惠州过大年 喜了洋客家暖了外来工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Chloe(右一)与好友一起吃年夜饭。 图片由采访对象本人提供 在惠州过年的外来工游惠东永记生态园。 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朴京喜向记者展示韩国新年传统手鼓。 东江时报记者朱颖 摄 欢欢喜喜过大年,不在家乡也精彩。今年春节期间,不仅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留在惠州过年,许多外国友人也
当代客家青年应扬长避短锐意进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人物简介】 刘明贵,嘉应学院副校长,管理学博士,教授。长期从事哲学、管理科学和教育管理研究,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六十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4项,3项成果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本报记者游文君实 习 生叶柳青 青年,承载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希望;客家青年,担负着
曾辉彬:唱响客家人的流行歌曲
作者:李莹李少凤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他创作演绎的数十首客家歌曲开拓了客家音乐的新领域,把客家音乐唱出了流行味、摇滚味和R&B味—— 他是一名普通的“客家细哥”,因为兴趣,坚定不移地踏上了一条不一样的成长之路;他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因为执着,风雨兼程地展开了一段不一样的音乐之旅。他叫曾辉彬,是客家乐坛新近崛起的一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