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人挑盐担的历史记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盐道当铺遗址
▲斑驳残破的蕉岭新铺盐仓
【钩沉】
□邓锐
盐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中国是一个盐业使用和生产历史悠久的国家,但盐的产地不多,一直以来,中国盐的来源主要靠海水。如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上记载,公元前514年,由吴王阖闾、春申、已濞连
-
客家诗歌精品大赛获奖作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奖(3名)
生态梅州
(黄朝明)
金堤十里画廊中,潭影悠悠渡小蓬。水喜风梳光潋滟,山因雨浴色葱茏。剑英桥映仙梅丽,人境庐留翰墨浓。旭日江边人缱绻,一行瑞鸽上晴空。
泰英果林场随想
(廖悦章)
龙头企业路康庄,种植经营别有方。果树千株花竞艳,灵芝百棒孢浮香。油茶滴翠高峰顶,铁柿萌青峡谷旁
-
闽西客家民间传统儿童游戏
-
作者:何志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向来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生动活泼有趣的民间传统儿童游戏,就是其中主要手段之一。这些民间儿童游戏,文化内涵深刻,无需特殊场地,器具就地取材,易学易玩较安全,还多具有竞技性,世世代代相传,很得家长和孩童的喜爱。
骑马:集体游戏。三人一组,一人 站立作马头,另一人在他背后双手搭他双肩弓身俯首作
-
十月朝客家糍粑碌碌烧
-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社区“巧手妈妈”们在做糍粑。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日前,沙田社区一帮“巧手妈妈”聚在一起,做客家糍粑送给社区孤寡老人。
糯米粉、花生、芝麻……在沙田社区居委会的饭堂,“巧手妈妈”已经把做客家糍粑的原料准备就绪,正准备“大干一
-
第二届“五龙客家风情园”杯赣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为了更好地展示赣州客家民俗风情和五龙客家风情园的魅力与风采,以摄影带动赣州和五龙客家风情园旅游,江西淦龙集团、赣州市摄影家协会和赣州市老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第二届“五龙客家风情园杯”赣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大赛,现面向社会征稿,欢迎全国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参赛。 一、拍摄主题 以体验“赣州客家民俗风情”和“
-
客家之子的艰辛求学路逸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勒紧裤带也要让子女读书”,这是我的老家龙川鹤市流传很广的俗话。虽然也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含义,但更多体现崇文厚德,督促孩子刻苦好学、奋力上进,是千百来客家人迁徙中为生存发展培育出来的族群品格。客家人是中华大地唯一漂泊的汉族民系。这些原来的中原望族,一千多年来经历了五次大迁徙,背井离乡,翻山越岭
-
甜竹村——客家世界的小九寨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心想去的地方——休闲到梅州征文/摄影大赛】
从大埔县城出发,经茶阳古村开始绕道,过长治洋门到茅坪至甜竹(祝)村,路程虽不算远,但山路十八弯,曲曲折折,就像纸张上遍布着水迹和斑点般毫无规则,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全程水泥路面,不时可见盛开的山菊花、杜鹃花等,一群群麻雀叽叽喳喳地在茂林修竹中飞舞盘旋,倒是
-
游赣南 品客家方型围屋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南县境内的方形客家围屋。
▲赣南东生围屋里居住的客家人。
▲这是位于江西安远县镇岗乡老圆村的东生围屋大门。
▲远眺赣南客家方型围屋。
在江西龙南县境内有一座规模宏大美观的方形客家围屋,与福建永定的圆形客家土楼风格迥异,遥相辉映,因而客家民居有“东圆南
-
客家菜的叛逆者辣翻天的公庄菜
-
作者:符芳晓 田飞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焖鹅肉
钵子肉
酸豆角
广东人饮食讲究不热气不上火,所以惠州的家常菜没有辣椒,但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博罗公庄。公庄人能吃辣是出了名的,当地有“不会吃辣的人不叫公庄人”的说法。正宗的博罗公庄菜,以辣、鲜、咸、香等特点著称。
自种朝天椒辣味劲爆
作为客家菜的一个分支,公庄菜依然执
-
香浓无华客家菜 原汁原味 粗料精作 口味咸肥香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酿豆腐
秘制清蒸鸡
焖鱼
白切肉
酿猪脚
属于东江流域的惠州市,是客家人云集的地方,也是客家菜“争相斗艳”的地方。客家,听起来古色古香的字眼,字里行间积聚着厚重的文化气息。惠州的客家酒楼非常多,喜欢吃客家菜的也不全是客家人。在惠州众多的客家菜馆里,记者就见过许多外地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