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有成就,全是客家乡亲成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吴伯雄题写的贺词
郑钢坚演出照。(郑丽萍摄)
本报记者李少凤
曾在国家大剧院和中国国际合唱节上亮相的大型客家山歌主题交响曲音乐会《交响山歌·客家新韵》,6月11日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唱响。这种将客家山歌交响化、实现大俗大雅交融的创意获得了专家与观众的双重赞誉。而提出这一创意的正是我市蕉岭乡贤、深圳
-
隔远听到家乡音相逢一笑亲上亲 黄华华吴伯雄到新竹与台湾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昨晚,在台湾新竹县举行的“台湾·广东周”乡谊晚会上,黄华华(中)和吴伯雄(右)同台高歌《客家本色》,赢得满场热烈的掌声。本版摄影南方日报特派记者陈健聪
▲来自广东省梅州市的文艺工作者在晚会上表演节目。台湾新竹县当地客家妇女表演舞蹈《大婶婆嬉春》。
昨日,黄华华省长一行在新竹县与台湾客家乡亲
-
客家女30载收藏数千文物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梁小玲办起客家文化博物馆
梁小玲仔细打理着收藏的客家民俗文物。
各种纸币。
清代陶瓷。
精致的杉木床。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
每天清早,年逾五旬的梁小玲都会来到她在坪山大万世居开办的客家文化收藏馆,仔细打理着她30多年来收藏的客家文物。在她的眼里,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件藏品都
-
八成“新客家”起步城中村
-
作者:樊克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T从 今年7月1日起,广州市开 始对农转居人员实施基本养 老保险;此前还完成了城中 村的村民变居民、村委会变居委会 的工作;以及将集体经济转为股份 公司;把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有 的城中村
-
梅州大埔客家 民居风情万种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泰安楼被称为 “大埔第一楼”。
孙中山纪念堂的堂前有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捐赠的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纪念堂内的解说牌。
《东江时报》记者谭琳
此前,从未游过梅州,但出于对梅州人勤劳能干、善于经商的深刻印象,让我对梅州这片土地充满向往之情。这回,因工作关系得以前往梅州大埔,在这里
-
客家世界“香格里拉”的红色记忆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持续快速向前发展,今年1—8月,全县生产总值19.8亿元,比增9.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7亿元,比
-
陈柳金:客家皈依与文学安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谈艺录】 本报记者 朱红娜
人物介绍
陈柳金,1979年生,兴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短篇小说、小小说散见于《飞天》《短篇小说》《百花园》《小说月刊》等,部分作品被《读者》《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作品入选2011、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和2012年中国小小说排行
-
试论三元区客家源流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奕杰
三元区(下简称三元)在商周时属七闽地。七闽地上居住着闽族部落。春秋战国时,北方的越国入闽,建闽越国。闽族和越族融合,成闽越族。闽越国上居住着古代闽越、东越、南越等土著民族。此时三元包含在闽越国之内。中原民族南迁后,当地闽越土著居民一部分与中原民族融合,一部分躲在深山老林里独自生活,保留
-
帮对客家山歌促成情侣一对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廖次祥要将客家山歌歌词写来下留给后人。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山歌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影响,同时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久唱不衰。惠州客家山歌,流传于惠州市域客家族群居住地。
博罗县退休干部廖次祥是拥有中级职称的
-
寻访客家民居20年 只为记录独特风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赶鹅的老人。(翻拍)
一群妇女戴着客家凉帽在劳作。 (翻拍)
惠阳秋长会龙楼。(翻拍)
今年4月,马春玉拿到了个人摄影专辑《客家乡情》。
今年4月,65岁的马春玉拿到了中国视觉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个人摄影专辑《客家乡情》,20年的民俗摄影积累终付梓问世。马春玉老家在辽宁,虽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