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三明日报>  试论三元区客家源流

试论三元区客家源流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57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3版 ( 理论与实践)

【入库时间】20120310

【全文挂接】

【全文】

●黄奕杰

三元区(下简称三元)在商周时属七闽地。七闽地上居住着闽族部落。春秋战国时,北方的越国入闽,建闽越国。闽族和越族融合,成闽越族。闽越国上居住着古代闽越、东越、南越等土著民族。此时三元包含在闽越国之内。中原民族南迁后,当地闽越土著居民一部分与中原民族融合,一部分躲在深山老林里独自生活,保留下来的,成为畲、瑶等少数民族。至建国前夕,三元一带的居民中,还有避迁山区的畲族,姓雷、兰、钟,分布在洋山、后洋、茶元坑、碧溪、小前村等,约共755人左右。

历史上有多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民族向南迁移,成为闽地的“客籍”,也即俗称的“客家”。这当中波及闽西北,波及三元,三元是中原民族迁入的居住地之一。第一次为越人南侵时进入闽地,第二次为东晋时中州人民入闽,史称“永嘉之乱”,第三次为唐代,特别是安史之乱时,第四次为五代十国间,第五次为南宋,特别是靖康之乱时。没有材料显示,第一次中原人口迁入对三元有直接影响。对三元人口和文化有影响的,是东晋以后中原人口辗转到达三元。而初次对三元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以安史之乱时期为代表的唐代中州人民入闽,应该明显可见。剑沙三元邓氏草房谱记,唐末由河南固始入闽、任崇安镇将、徙居沙县的邓光布将军,其次子邓舜,在宋代时田猎到荆东,“合掘地,果见金一釜百斤。视其村,本古居场,础石尚在。即治宅居,名曰金村。后庭植紫荆茂盛,改名荆村。分沙屋徒居焉。”其“合掘地,果见金一釜百斤”,“本古居场,础石尚在”,说明在宋前,即在唐朝时期,中原民族已带来先进的文化,在荆东这块土地上移植、融合、生根、发芽,达到一定的繁盛。土著百越民族不会在宋前发展出如此发达的文化。这应归于此前最近一次的民族迁移,即在唐代特别是安史之乱时这一次的迁移,对三元接纳中原民族和文化,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进入三元的人口有这三类,一是驻闽将士,二是衣冠世家,三是平民百姓。三元邓氏始祖邓舜,即为驻闽将士邓光布的次子。衣冠世家入三元,有唐末李渊第二十子江王李元祥的后代,避居于永安皇历村,后再有一支由皇历播到三元的长安堡。三元长安堡,多李姓,自称来自永安皇历,一样奉李氏皇族为始祖。《闽沙罗氏族谱》记,八闽始祖罗周文(公元784-873年),唐元和庚子(公元820年)授沙县县尉,这也是三元从中原为官者迁入的例证。平民百姓也到达了三元。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汉五年,立无诸为闽中王,王故地。郡又有冶县,按冶即今台州章安故县是也,后汉改为东侯官。吴于此立曲舟都尉,主谪徙之人作船于此。”三国吴时,闽地成为“谪徙之人”的居所。又记:“汀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福建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广州东、福州西光龙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余户,奏置州,因长汀溪以为名。……管县三:长汀,沙,宁化。”因收拢避役百姓,而建立汀州。此时,三元属沙县,沙县属汀州,三元也有“避役百姓”的后代居住。

三元到唐时,中原民族与土著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开发,初步发展出比较定型的山地文化。三元一带的古墓、碑刻以及私家族谱上,得到不少的应证。可见之于记载的来三元最早的人物,应是前述的八闽始祖罗周文,其古墓就在洋溪半路洋(原属三元县之地)。其妻陈氏及以下至第五世罗熙载(生于唐景福元年)等,计男、女14人均葬于二十都、二十一都之楮林、斑竹溪、碧湖、徐坊、龟溪及翁墩等山场。罗肄为罗氏入三元第四世,葬在翁墩。《近祖世纪》记:“罗肄为第四世,登唐中和甲辰进士,翰林院大学士兼理文华殿生。葬徐坊对门土名翁墩岩后坑虎山行,坐乾向巽。其墓左侧架祠堂一座,书曰:‘余庆堂’。祠早毁,古墓幸存。”入三元最早的人物之一还有练周允。剑沙练氏谱载,练周允墓葬于剑沙二十四都西际峡头,即现三元区西际村,练氏后代至今仍有祭扫。这个练周允还在三元城关留下痕迹,他筹置了城关的一个渡口――下渡的渡产。三元城关下渡(现城关大桥下流50多米处)有一古碑(现存市博物馆)记载:唐始祖练周允充捐每年田租谷壹拾陆石五斗、麦租四斗、地租钱壹百文……并批注,每逢新造渡船时,由练宅补助四千文。说明三元城关的下渡,在唐时,就是一个渡口。三元地名的由来,更是来自唐代的一个传说,一部私家族谱、《剑沙三元邓氏家谱.宅屋志》里的记载:“……安氏妻孕,一乳三子,长曰龙元、次曰狮元、末曰豹元,英杰有名,立功唐世……”才称三元。

三元在两宋时,人口和文化进一步得到发展。在三元区域内发现的古墓、碑刻和祖祠,以及族谱的记载,更是比比皆是,还发展出颇具规模的制窑工场。来三元较早的李姓,据其族谱载,第一世绵万墓葬三城关花园窠(现夏商百货大楼位置)。第二世李祥和(公元1060-1119年)墓葬在城关渡头瓦窑头宋冢(现火车站)。宋三世祖李老叟公,相传享年103岁,为乡中最高寿者,是三元人久传乐道的故事,墓葬于三元区城东乡白坂岭头。明弘治辛酉《正顺庙碑记》中云:“……神谢姓佑其讳也,世居沙阳(沙县之美称)白水村,后徙历西,少游剑浦从黄裳学,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从黄守泉南三载……”,宋时谢佑住在三元区白水村。瑞云洞洞壁上还有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摩崖石刻:“小蕉保朱天胜捐白米二石入此岩……”据陈墩萧氏家谱记述,自萧何以下第33世萧颜,任福州府通判,宋理宗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八月初六卒于任所。二年正月扶柩卜葬于剑沙二十二都三元上馆前覆船刃。墓前架祠堂一座,子二,长曰茂、次曰盛。茂居馆前,盛外迁。1974年,莘口镇后山基建时,发现宋代墓葬一座,出土文物经鉴定为宋代遗物。三元岩前也发现宋代绘画墓,为“砖式券顶双墓”,也可称之为“夫妻墓”。墓的四周绘有四灵,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来源于我国古老的宿相信仰,这是中原文化传播的印证。现存唯一也是最早的祖祠,荆东垂裕祠,初建于宋嘉定年间。到南宋时,人口已迁移到三元城关和梅列一带,聚居成片。《剑沙三元邓氏家谱.宅屋志》记载:“三元后路邓宅于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重修”。“尾历中路邓宅于南宋嘉定年间重修”。

在三元区中村乡回窑有宋代窑场,规模相当大。四周是高大的山峰,盆地内一条小溪横穿中部,沿溪两旁的六个山包,上面都建有窑场。生产的瓷产品属青白瓷系,外销到各地。

三元在宋元明,还建有不少庙宇、祖祠和书院。黄墩巷的德胜庙在宋前建,荆东垂裕祠和岩前村翠云书院在宋代建,忠山先贤祠为元时建,城关惕斋书院在明代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统计,三元城关遗留的祖祠有60座上下,其中在明代重建与始建的有12座,清康熙年间建造的约7-8座;乾隆年间鼎建14座;嘉庆道光年间建造8座;清季62年间约建17座。一些人对三元这一独特现象颇为费解,为什么小小的三元,却建有这么多的祖祠庙宇。这正是在三元居住的人,是“客籍”、“客家”的表现之一。“客籍”、“客家”人迁到三元,首先面临“人生地不熟”的东南温湿险地,以及处在与本地土著中间,要与环境和土著相竞争,他们建立了堂皇气派的祖祠庙宇,祈祝本姓人丁兴旺,延续生存。依托祖祠和书院等,注重文化教育,不忘举行春秋二祭和培养子孙读书识礼,以保存中原“母邦”文化。

三元在唐时,县以下还没有明显的行政建制,宋以后有较明确的区划。宋时沙县全县以三乡统八里,三元城关、梅列、荆村皆称归仁里,属龙山乡。《汀州府志》、《明溪县志》载,三元岩前在宋绍兴年间建立“黄杨寨巡检司”,居民集中,物产丰富,是沙县陆路通往明溪、清流等地的重要通道。在宋后有明显的行政建制,说明宋时三元人口已得到规模发展,社会已相当繁荣,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三元在元代以八里分三十二团。到明代,三元城关更加繁盛。明洪武初,沙县以在城为坊,在乡为都,分为三十三都。三元在二十都至二十四都间。在此期间,三元城关划分坊、堡。如桂龙坊、阳巷坊、昌荣坊、永兴堡、福兴堡、崇宁堡、凤岗堡、传柑堡、长安堡,还有正杨堡、石竹堡。到清代三元城关已成为沙县和永安数百里沙溪河东岸之间唯一的一个千户集镇。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