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嫂是客家人的典型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允东
近期观看了大型客家题材电视剧《大南迁》,我深受感动。这是一部反映北方汉人大南迁和客家民系孕育、诞生的大型巨篇。作为客家祖地宁化人观看此剧感到特别亲切,激发了我浓浓的客家情。剧中那缠绵的爱情纠葛、感人的离愁别恨、紧张的战争场面、精彩的武打特技让人拍手叫绝。尤其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呼
-
客家医药给健康把脉为百姓造福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犹县中医药世家传承人正在钻研古籍医书。
上犹县中医药世家传承人典藏医学古籍。
张鸣文/图
上犹县客家医药源远流长,当地群众自古都有传承研习传统医药文化的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主要以师学相传民间草药认知为基础、以口传心授民间医药说唱诗歌为理论、以世代相传手抄秘方为蓝本等形态流
-
甑笊舞:客家风情的别致演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甑笊舞表演。肖继岳摄
□卢晓炜段观连
“吃茶要知茶家事,吃酒呀,吃酒要知酒根源!吃茶呀,要知茶家事,吃酒要知酒根源——要知酒根源啰……”近日,在于都县银坑镇山下社区,20多名身穿红边黄色艳丽客家服装、头扎绸缎头巾的男子和着唱词起舞。“船歌”赞太平,热舞迎盛会,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甑
-
4000岁莒村,客家的“香格里拉”
-
作者:叶仕欣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客家古民居。
古民居梁上精美的木雕。
千年古井。
村民家中出土的石斧。
文/图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丘佳纳、朱日晖
在世人的印象中,被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客家人的迁徙史,多数聚居的村落均只有数百年至上千年历史。
-
擦亮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块金字招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评论员
编者按《南方日报》12月24日南方论坛专栏刊登题为《擦亮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块金字招牌》的评论员文章,阐述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梅州正式挂牌,对推动梅州
-
永定客家土楼:中华文化的瑰宝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永定客家土楼,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永定是全国著名土楼之乡,分布全县城乡的23000多座土楼,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土 楼所蕴含的客家文化,
-
客家第一名菜名吃来自两位家庭厨娘
-
作者:郑子龙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我在煮鹅,你不要动哦。”
“我妈做的客家小吃没我做得好吃。”
现场制作客家菜,美食家评委根据其工艺与火候、口味与质感、形态与色泽等进行打分,现场决胜负颁发奖牌与证书……上周五,作为樟木头镇第十届小香港旅游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的客家美食烹饪大赛,在樟木头新都会酒店登场。经角逐,樟木
-
陈菊芬:与客家山歌结下不解之缘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陈菊芬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声乐教师,但在许多喜欢客家山歌的人的心目中,她却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她把客家山歌从家乡唱到省城,又从省城唱到省外,唱到南洋岛国新加坡。由她演唱的客家山歌CD专辑,不但得到众多歌迷喜欢,而且被海峡两岸许多电台、电视台热播。熟悉她的人们多亲切地称她为“菊子”,而喜欢她的歌的
-
灵台山:欢迎客家乡亲的深情拥抱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苏诗苗 邓文桂/文 陈汝辉/图
出清流县城,往西北方前行,林木掩映间,现出一座高座的铜佛像。外来客人问主人:“那是哪尊佛像?”主人必答:“那是定光佛像。”若再问:“是哪座山?”再答:“灵台山。”
灵台山,清流县长校镇内,位于客家人聚居地宁化、连城、长汀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被称作“
-
[2005-05-06] 甲子回望:客家華僑與抗日戰爭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在這裡,應該回顧一下東南亞的客家華僑對抗日戰爭所作的巨大貢獻。
在東南亞的客家華僑,以胡文虎為首,曾經於1929年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客屬總會」。當時成立這個組織,主要目的是為了團結在南洋僑居的客家人,互通資訊加強聯繫。自從1937年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