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三明日报>  灵台山:欢迎客家乡亲的深情拥抱

灵台山:欢迎客家乡亲的深情拥抱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1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B1版(新闻·周末)

【入库时间】20121220

【全文挂接】

【全文】

苏诗苗 邓文桂/文 陈汝辉/图

出清流县城,往西北方前行,林木掩映间,现出一座高座的铜佛像。外来客人问主人:“那是哪尊佛像?”主人必答:“那是定光佛像。”若再问:“是哪座山?”再答:“灵台山。”

灵台山,清流县长校镇内,位于客家人聚居地宁化、连城、长汀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被称作“灵台心。”

2012年11月20日,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将在三明举办,作为恳亲大会清流灵台朝觐活动的现场地,灵台山“一山独秀”,进入了世界客家人的视野,进入了世界客家人的心。

初冬时节,灵台朝觐活动抓紧筹备期间,记者来到清流,走进灵台山,感受灵台山客家文化园的风采。

崇山敬水 仁者乐山

李美现在清流县旅游局工作,她的老家就在灵台山脚下。这两年,李美借用到县里的客联会,参与灵台山客家文化园的筹建。李美说,她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一是筹建客家文化园,让她找回了少年时代的记忆,二是身为客家人后代,能够为传承客家文化做一些事,心里感到欣慰。

李美向记者回忆了小时候上灵台山朝拜的情景。她说:“我们村里人每年都会上灵台山朝拜。特别是过年前后,有时人群从山上排到山下。那时,我们都是走路上山,一走一两个小时,周边永安、连城、长汀等地的人都过来。”

长校镇黄坑村就在灵台山下,村干部向记者介绍了当地人在灵台山舞“灵台飞龙”的情景,这个宋代流传至今的活动,旨在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舞“灵台飞龙”时,板凳龙从山脚一直排到山顶上,龙舞起来,如一条飞龙,越水沟,过山岗,进祖祠,晚上游龙,各村各庄,每家每户,浩浩荡荡,十分壮观。

灵台山,属武夷山东南麓支脉,主峰海拔1060米,峰岚叠翠,俊秀挺拔,酷似观音坐莲,氤氲着神圣之气。又因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古佛云游显应于此,被称为“古佛山”。多年来,灵台山朝觐游客不竭,每年超过10万人次。

让人激动的是,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清流灵台朝觐活动上,也有两条摹仿“灵台飞龙”而成的“金龙”,每条长133米,每条龙由68位客家后生仔舞动。到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将一睹“灵台飞龙”的风采。而之前,定光古佛铜像前的石灯,添灯仪式“客家添灯”,也将从定光古佛的发祥地龙岩武平引定光古佛“圣火”,喻示客家文化的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文化入园 生生不息

“万里迁居,四海扎根,根系灵台崇祖地;

千秋寻梦,一心创业,业兴寰宇壮中华。”

11月13日,一位工人在为镌刻于灵台山新山门的楹联抹去尘灰。这幅由当代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撰写的楹联,抒写了如今客家人的心声。

走进这座精雕细刻、朴实大方的山门,就进入灵台山客家文化园。一路朝前,右侧碧水相依,上方青翠扑面。沿水泥路,几经盘转,上一坡,眼前豁然开朗。先是一座新建的悬山翘檐的祖山禅院,再往前,就到了客家文化园的客家民俗信仰区。

整个中心区文化和建筑相融一体,浑然天成。一座万人广场上方,青石阶拾级而上,当中是长218米的“客家之路”浮雕,分“先民南迁、中原板荡、清流聚散、粤东聚散、闽西拓土、走向世界”等版块。石阶高处,浮雕尽头,就是定光佛大铜像的底座。这座大铜像高45.99米,用200多吨铜浇铸而成,由广州美院知名教授段起来设计,他曾设计过香港“金佛”。

江天德是清流客联会副会长,他把大多数时间花在了客家文化园的建设上。江天德说:“灵台山客家文化园融合了客家文化和客家信仰图腾的元素。文化园随处可见客家人崇尚的‘门当户对、五福临门、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元素,这也是一个特色。”

为了突显客家文化园的文化特色,建设者还专门建造了客家文化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紧靠灵台山门,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目前,博物馆已征集了客家人生产和生活日用器物等文物2300多件。而整个建筑的圆形土楼风格,正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符号,呈现了客家文化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追求圆满的理念。

时光流转 期待盛会

清流太极拳馆的陈师傅,半年多来,除了教授徒弟,其余的时间,就用来排练他准备在清流灵台朝觐活动上表演的节目。这位客家人,为自己能够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表演而感到荣光。除了相应的表演外,清流灵台朝觐活动的仪式也备受关注。江天德介绍说:“到时,整个仪式将按照客家人的传统来办,包含擂鼓、添灯、上香等。”

据史载,隋唐以来,有一批批中原汉人陆续迁入灵台山周边地域肇基立业,此后不同时期的客家人又迁往他处。据传,凡迁入者必谒灵台求平安,凡家居者必朝灵台求乐业,迁出者必拜灵台求前程。所以在客家民间,有“进了灵台门,才算客家人”之说。

时光辗转,伴随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的临近,灵台山将又一次欢迎客家乡亲的深情拥抱。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