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闽西日报>  永定客家土楼:中华文化的瑰宝

永定客家土楼:中华文化的瑰宝

作者:何雪昌卢基莹李添华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9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八版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挂接】

【全文】

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永定客家土楼,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永定是全国著名土楼之乡,分布全县城乡的23000多座土楼,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土

楼所蕴含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2007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世遗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土楼是中华建筑的瑰宝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说:“永定客家土楼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积淀,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土楼客家人对中原传统文化顽强的传承性和惊人的创造性。”据史料记载,晋末唐宋以来,中原黄河流域的先民辗转南迁。他们在闽西永定山区按照中原传统建筑技术建造土楼。在永定留存金山圆寨、馥馨楼、振兴楼、日应楼等为代表的公元14世纪后期(元末明初)早期永定土楼建筑以及遗址,体现出陕西西安半坡、河南偃师王家湾等中原黄河流域生土建筑的印迹,这些土楼不仅规模较小、结构较简单,采光通风条件差,且大多都没有石砌墙基,其装饰材料也显得粗糙。而建造于清代民国时期的奎聚楼、永隆昌楼、裕隆楼、五实楼、福裕楼、环极楼、衍香楼、振成楼、振福楼等土楼,在传承中原生土建筑文化基础上,集地质地理学、建筑学、军事学、生态学、景观学、伦理学等学科之大成,创造性地把“天人合一”、“阴阳八卦”等传统哲理学说、近代西洋建筑艺术以及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运用于土楼的设计建造之中,不仅规模空前庞大、结构越来越合理、功能越来越齐全、装饰越来越精致,而且防御性能强,防风、防潮、防火、防盗性能高。具有“福建土楼王”之称的承启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里圆,圈套圈,历经沧桑四百年”;具有“土楼王子”之称的振成楼,中西合璧、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承启楼、振成楼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所倾倒,留下土楼确实是“中华建筑文化的瑰宝”、“圆楼既是句号,却又引出无数个惊叹号和问号”的感叹。

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说,“客家文化生动地反映了客家先民举族南迁的艰辛与曲折,反映出客家先民在传承中原文化精华的同时,为适应开辟新的生存发展环境而发挥出来的坚韧力量和创造力量。”客家土楼所孕育的客家文化,既是中原远古文化的传承,又是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作为客家人生活居所的土楼也就成为中华文化结晶象征。

客家先祖南迁到闽西永定山区扎根后,依托土楼聚族而居。在永定客家土楼里,每座楼都建有祖堂,摆着用于祭祀祖先的供桌,悬挂祖宗遗像、圣人教诲和列祖列宗遗训。平时,祖堂还作为宗族议事、婚丧喜庆、接待亲朋或举行其他大型活动的场所,处于全楼的核心地位。土楼祖堂在传承中原汉文化宗法制度与维护族老尊严的同时,以圣人教诲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用祖宗遗训维护土楼的生活秩序,引导人们在自然抗争和命运抗争中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因此,千百年来,敬祖睦宗、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成为土楼人的家风,客家土楼也就成为“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

参观过客家土楼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土楼楹联种类多分布广,令人目不暇接。土楼楹联所体现的思想,不仅是“忠、孝、礼、义、信,温、良、恭、俭、让”儒家思想精髓的最好的诠释,而且传承了中原士族之风和遗民精神,同时,还表达客家人重视德性修养、礼仪教养的思想情操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深沉的“勤俭自强、慎终追远、仁爱诚信、崇文重教、开拓进取、兴家报国”为内核的中华文化底蕴与客家精神内涵。比如“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必太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重法人伦”,勉励人们和睦相处,不要计较你我得失;“存忠孝心,行仁义事”则劝导人们注重忠孝仁义。

客家土楼人的婚丧喜庆、岁序(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饮食等习俗,至今还保留着了中原古代文化的特色,土楼客家方言也与中原古代音系一脉相承。流传至今的永定湖坑“作大福”、抚市“走古事”、陈东“四月八”等民俗活动,也是中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永定客家土楼里,至今还保留着不少私塾与学堂。比如衍香楼“文武舍馆”、永隆昌楼“临江书院”、福裕楼“日新学校”等。正因为如此,客家土楼千百年来桃李芬芳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五代五翰林”、“兄弟双进士”、“一楼十博士”、“一镇三院士”等令土楼人自豪的事迹。

因此,客家土楼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文化特色都足以说明:客家土楼不仅是世界建筑的奇葩,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客家先祖留给后代的物质遗产,更是留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