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61)
期刊(228)
学位论文(26)
视频(18)
图书(10)
会议论文(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61)
期刊 (228)
学位论文 (26)
视频 (18)
图书 (10)
会议论文 (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347)
2013(214)
2012(190)
2011(175)
2010(166)
2009(78)
2008(82)
2007(34)
2006(18)
199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7)
福建日报(27)
游遍天下(2)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
大埔乡讯(1)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
深圳:深圳海天出版社(1)
广州:花城出版社(1)
音乐大观(非音乐)(1)
音乐创作(1)
大話八閩:客家千壺宴 見證兩岸99對新人聯姻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秀月 龍岩報道)背新娘、跨火盆、過米篩、揭紅蓋頭、新人敬茶、鬧洞房、嫁妝展示、龍泉注桶……近日,海峽兩岸99對新人在「客家首府」龍岩長汀參加集體婚禮,體驗原汁原味、古老而又神秘的客家婚俗,穿插其中規模宏大的千壺宴,源於客家傳統的百壺宴,宴席間蘊含諸多講究與祝福。 在千壺宴
石城“过漾”,客家文化奇葩“隐”深山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邱有平特约记者赖於艳 “漾”为石城方言,意为人来人往,“过漾”即众人来往欢聚,祈福祈平安。在石城,“过漾”这一,家家户户拿出最好的酒菜招待亲朋好友,邀请剧团开锣唱戏。这一,是全村老少的欢庆日,更是年轻人的狂欢节。 “过漾”是一朵隐藏在深山里的民俗文化奇葩,寄托着一代又一代客家儿女的期盼与希
有趣的客家亲情俚语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手心手背都系肉做爷爷奶奶的,对待外孙和外孙女要像对待孙子和孙女一样。这样的话,儿子欢喜,女儿也欢喜。 老婆唔惜(爱)惜脉(谁)人做丈夫的特别要关心妻子,永远把妻子作为心上人,各方面都要关爱。 树大开花,子大分家在家庭中,儿子长大成人,特别是娶了媳妇后,肯定就要按儿子的多少分成几家小家来过日子的。
客家“老古话”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里可以看到民俗风情,看到民间文化的力量。它是客家人的《增广贤文》,令人终身难忘。 “人算不如算”、“谋
体验客家旅游度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天下国际大酒店是一家旅游度假主题酒店,坐落于世界客都中国梅州客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内,由广东鸿艺集团按照国际白金五星标准投资兴建。酒店2009年11月 试业,2010 年开业,首期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拥有230间 (套)精心设计的山景、园景不同风格的精品客房、全景套房、至尊全景复式房、风格
浓情客家千人宴
作者:郭玉玲李慧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这酒太美了,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千人宴,第一次是一个人来的,这次我特意带了四五个福建那边的朋友一起过来,如此美味的客家菜肴真让人流连忘返啊!”福建籍黄晓青先生在龙南工作多年,离开龙南后一直对杨村米酒念念不忘,只见他连饮数杯,赞不绝口。 6月21日午时,一场盛大的千人客家宴会在龙南县杨村镇开席
“豆腐西施”磨客家豆腐
作者: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厝、石磨、传统服饰,这一组合,仿佛穿越回早期年代。 身着客家传统服饰的女子,轻移莲步,推开木门,踏进古厝。就在屋内一角,石磨咿呀咿呀在转动。 这女子,往石磨里添一把黄豆,加一碗清水。另一名客家妹子,则瞧准了黄豆落入凹槽,手抓磨盘支架,叉开腿,从右往左,推动起石盘。顿时,粒粒黄豆化作涓涓
客家萝卜粄香飘佳节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森洪一家在精心制作萝卜粄。 【我见我闻】 肖舒丹 春节期间,勤劳的客家人都会自己在家制作各类美味食品,比如煎圆,炸油角,蒸红钵粄等等。今年跟往年一样,梅县程江镇周塘村大水坝李森洪一家又在忙碌着制作其最拿手的萝卜粄,记者在做客时目睹了“客家土法自制萝卜粄”的全过程,品尝后不禁感叹:乡土味胜过任何调
客家二十四节气的农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曾本元 在我国历法的农历中,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而每个节气,在客家农村都有独特的农谚。这些农谚内容独特,丰富有趣。过去许多农人俱耳熟能详,并指导农业生产。时移世易,现在能流利背出这些农谚的农村人已不多,现择其要者列出,以飨读者。 立春:交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雨水:雨水下雨,农民心欢喜。
保持原乡的客家特色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学者手记] 2008年7月18日,这一对我来说注定终身难忘,因为我第一次踏上了那样熟悉而又陌生的台岛土地。是年访台,是参加新竹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届客家研究高级研修班”。活动共持续8,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