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闽粤客家围屋的比较研究
-
作者:黄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系 客家围屋 类型学 防御性 秩序性 可居性
-
描述:拥有的一种特殊的民居现象,不仅存在于沿海地区也存在于内陆地区,不仅存在于客家民系也存在于闽海民系、广府民系。背景的梳理对于进行正确的系统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对江西围屋、福建土楼
-
芷溪村传统聚落形态研究
-
作者:王玫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芷溪村 传统聚落 村落形态 祠堂 民居
-
描述:的建筑文化背景,尤其其隶属汀州客家文化区而保留的浓郁的客家文化进行分析。介绍国内对芷溪所在闽西地区在客家迁徙中的地位的研究、闽西客家的分布和发展脉络、闽西客家文化的精髓、芷溪的客家习俗。以期从建筑文化
-
广东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
-
作者:姚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春节习俗 历史变迁 地域文化
-
描述:交融的春节特色。广东瑶、壮、畲等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既有汉区的影响,又保持了他们能歌善舞、热情、淳朴而开放的山居少数民族特性。广东五个文化区域的春节习俗特征体现了各自的文化特点,这与它们的族群历史
-
客赣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以六个点为中心
-
作者:黄小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赣方言 词汇比较 语素分析 判别函数 阶曲线
-
描述:触密切。梅县和南昌距离遥远,且在不同省份,接触少。 无论是200核心词还是2000一般词,于都和南昌、田头和南昌的关系值都比于都和梅县、田头和梅县的关系值小,于都、田头是名副其实的客家话。 肖田和南昌的关系值都比肖田和梅县关系值大,无论是200核心词还是2000一般词,但它和南昌的关系到底是发生学关系还是接触关系呢?我们运用了陈保亚的“阶曲线理论”,根据肖田和梅县、肖田和南昌的阶曲线斜率,以及肖田和田头、肖田和于都的亲密关系,发现肖田和南昌是接触关系,肖田与梅县等客家话是发生学关系。但肖田和南昌已有很深的接触。 我们还运用SPSS16.0,通过客赣特征词、客赣共有词建立判别函数,判断出肖田属于客家方言。这种主要运用客赣特征词来判别肖田属性的做法,和陈保亚的“关系词”做法很相近,并且客赣特征词比“关系词”还更典型,因此这样得出的判别结果具有发生学关系的意义。 文章还对客赣与传统五大方言关系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客粤的比较,发现客粤关系值高于客赣关系值,因此,我们认为客家南迁后,由于地理隔离,最终客赣关系让位于客粤关系。 6点中还存在一些百越底层词,反映出客家南迁后,在山区与百越族有过密切的接触。
-
成都东山客家住居文化与社会变迁研究
-
作者:陈洪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成都 东山客家 住居文化 社会变迁
-
描述:“三集中”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以后,城市边缘区村落由传统住居方式向现代城市住居方式过渡的背景、过程、结果及特征。最后为结论与必要的反思。研究显示出,家屋宅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东山客家的住居
-
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
-
作者:靳阳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学 北宋时期 客家文化 畲民汉化
-
描述:的闽粤赣边经济区的形成。 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汀州经济发展。北宋时期,矿冶业是汀州的支柱产业,南宋时汀州矿冶业处于没落阶段,元代则处于停罢状态。南宋时期,私盐贩卖成为汀州经济生活中大部分人赖以谋生的重要
-
广东省地域建筑文化研究
-
作者:李禹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筑文化 地域建筑 广东省 文化地理学
-
描述:建筑文化学的理论体系相结合,对广东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进行阐释和论述:第1章首先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继而对国内外建筑学、民居学、聚落地理学等领域有关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
-
闽粤边客家地区的历史解析
-
作者:周雪香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粤边客家地区 明清时期 社会经济变迁
-
描述:,曾是闽越族、畲族、山都等少数族的聚居地之一。从中国移民史来看,汉人迁入这一地区始于秦汉戍卒。但隋唐以前,迁入当地的汉人极为有限。隋唐以后,特别是宋元时期,随着大批汉民的迁入,当地的人口迅速增长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苏维埃革命与农村宗族:以赣南
-
作者:曾小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苏维埃革命 农村宗族 赣南闽西
-
描述:江西的南部和福建的西部,地处客家文化区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赣南、闽西农村宗族历经明清繁盛发展后,至民国时期,其总体上呈衰落趋势,但农村宗族组织保存相对完好,农民的宗族意识仍旧根深蒂固,农村宗族是
-
梅州市城北镇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研究
-
作者:罗涤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展战略 绿色崛起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城郊经济
-
描述::(1)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北镇是否可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2)分析与评价城北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优势与劣势。(3)探寻城北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目标、思路与对策。<br> 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