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282)
期刊(2531)
学位论文(902)
图书(113)
视频(99)
会议论文(85)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282)
期刊 (2531)
学位论文 (902)
图书 (113)
视频 (99)
会议论文 (85)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100)
2014(3296)
2013(874)
2012(905)
2011(855)
2010(739)
2009(415)
2008(339)
2007(199)
199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43)
深圳商报(126)
牡丹江大学学报(13)
江西画报(7)
今日中国(中文版)(6)
音乐时空(4)
商场现代化(4)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3)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3)
家家缘(1)
台湾客家鬼神相关谚语的文化解析
作者:杨瑞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谚语  民间信仰  灵体  鬼魂  神明 
描述:,探討民間信仰和客家諺語兩者產生鏈結後,民眾透過鬼神信仰及奉祀儀寄託身心靈,藉由鬼神諺語的轉化,導引出尊天敬祖的宗教情懷和人文精神,也達到警示社會和教化人心的目的。第三章探討台灣客家諺語中鬼魂崇拜
隘垦区伯公研究:以新竹县北埔地区为例
作者:吴声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隘垦区  垦户首  伯公  伯公下 
描述:的廟宇居最多數,土地公的設置,往往與人群聚集勞動以及聚落的形成有關,因此,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有土地公。北埔地區偏處新竹城東南山區,漢人入墾之前,向為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姜秀鑾於道光15年(1835)武裝進入北埔,擊退原住民,並招佃開發山林埔地,吸引大批的漢民從事開墾,終至取得土地,墾民得以成家立業,定居於此。開墾當初,聚落居民為求在地的平安,有時僅三、五戶也會設置一個土地公來祭拜。在北埔地區稱土地公為「伯公」,稱土地公廟為「伯公下」,庄頭庄尾隨處可見。在1939年增田福太郎的《台灣の宗教》書中,指出台灣民間信仰是以天公、土地公和媽祖為中心展開的,可見土地公在台灣人心目中重要的地位。筆者走訪北埔地區發現了百座以上伯公,祂就坐落在住家的附近,早晚到伯公下上香奉茶,成了家中長者每天的大事。家中有婚喪喜慶、子弟赴考、服兵役、求職,都得到伯公下前禮敬,祈求平安順利。事實上,伯公的蹤跡並非僅見於庄頭、田間,在其他地方也有祂的坐落,如墓旁(后土)、宗祠廳堂內(土地龍神)、一般神明的廟宇內均有供奉,由此可見伯公對北埔居民關係之密切,可謂北埔客家居民最親近之神祇了。過去對於北台灣客家地區的伯公研究或偏於伯公類型的分類;或著重於伯公祭祀圈的討論;以及伯公廟建築型式的研究。北埔是金廣福墾戶武裝移民墾成的地區,有強而有力的墾戶所領導,支配地方,而以此隘墾區土地伯公信仰為範圍,從事人與土地關係的研究,則甚為缺乏。因此,本文希望透過對小區域社會發展的了解,探究北埔伯公信仰現況、武裝拓墾與北埔伯公、聚落環境與北埔伯公、北埔伯公與社會變遷等研究;其中特別針對北埔地區武裝移墾以及墾首地方強力的支配下,土地伯公信仰的發展情形,做一深入的探討。本文主要之目的:第一,以歷史學、人類學、人文地理學等科際整合方式進行「北埔伯公信仰」的相關研究。第二,建立「北埔伯公信仰」在社會、經濟、宗教、歲時祭儀等人與土地之間關係。第三,探討隘墾區墾首與「北埔伯公信仰」的關係研究。
桃园县国小推动客语生活学校计画之成效-政策行销的角度
作者:罗一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生活学校  政策行销  创新的扩散  教育政策行销 
描述:語生活學校計畫之校長、教務主任、教學組長、第一線教師等共397人,實際回收有效樣本348份,所得問卷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依據研究發現,彙整成結論,分成四大部分說明: 壹、政策行銷規劃的認知情形方面:一、創造者具政策理念的前瞻性,應再增強政策執行的貫徹性;二、創造者具創新的概念,應在擴散的過程中強化平台的聯結。 貳、政策行銷執行的滿意程度方面:一、創造者政策的整體滿意度高,應更有效的整合資源;二、政策執行者具豐富行政經驗,惟應留意遺漏的環節。參、政策行銷的困境分析方面:一、創造者對政策的用心獲肯定,應再強化政策行銷管道的運用;二、政策執行者善用現有資源,應再加強內部行銷。 肆、政策行銷的因應與回饋方面:一、重視市場區隔的差異化行銷,強化人力資源的運用;二、針對地域的差異,採取不同的政策行銷策略。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如下,供客委會及相關單位參考。 壹、對客委會的建議:一、透過政策行銷管道的運用以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二、因應學校環境的差異,有效運用市場區隔原則;三、瞭解標的團體的需求以凝聚共識;四、建立政策行銷的資源管理以提供學校完善服務;五、建置客語教學標準流程以推廣客家文化;六、設立行銷服務的評估與回饋機制以提升政策服務品質。 貳、對學校和社區、家長的建議:一、建立推廣人員的互動平台以形成組織網絡;二、善用現有的資源以落實客語教學的實用性;三、舉辦客家文化體驗課程,增廣師生見聞;四、結合社區家長和地方資源,活絡客語生活學校政策。
服饰整体造型设计应用於纸艺创作之研究
作者:林马秀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纸艺设计  文化创意  整体造型  环保素材  3D  动画 
描述:元素;三,近年來因科技快速成長,人們在文化與生活形態中更了極大改變,動畫科技也形成了一股創新潮流,因此本研究將題人物延伸塑造出立體型款,並運用3D 動畫軟體,以走秀方式呈現於伸展台,將實務創作呈現於
客家饮食传承与族群认同
作者:黄鉯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饮食  族群认同  族群边界  传承 
描述: 但在全球化和飲食消費化的影響之下,現代人幾乎都以外食、異國飲食為。近年來,客家委員會朝多元化、精緻化的方向深耕,特別在客家飲食方面。整個客家意識的抬頭,或客家論述當中,以族群邊界理論來看,客家菜
台湾客家与原住民民间故事之动物变形比较研究
作者:钟秀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  比较文学  动物变形  台湾客家  民间故事 
描述:、不分彼此的。最後以文本呈現之巧女形象、惡女形象、女性義的發揚等分析兩族的女性形象,發現客家與原住民女性從小均須學習持家、製衣縫補、處理農事,兼備內外事務的技能使其能支撐家庭。 筆者發現透過文字化
六堆客家祖牌纹饰的分析与应用
作者:林慧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六堆  客家祖牌  文化产业  木雕  纹饰  客家意象 
描述:析法及實物分析法配合田野調查,探查六堆客家地區祖牌之木雕紋飾,彙整分析祖牌紋飾所蘊之客家文化意象;產業實務部分則以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瞭解祖牌製作過程與供需面,最後再以情境故事法將客家祖牌之紋飾應用在設計創意文化商品。本研究以祖牌紋飾分析作為出發點,嘗試藉由紋飾找尋客家意象,將客家文化的精神以文化加值與創意加分的概念進行設計應用,企圖在工藝產品與美學形象結合,觸動人們心底的記憶與感動。 本研究成果發現:ㄧ、從祖牌木雕紋飾的獨特性顯現客家特質。二、祖牌的外觀變異,使得傳統客家祖牌幾近消失。三、祖牌之木雕紋飾中,以鳳凰、牡丹、喜鵲、梅花最常見,而龍紋及雲紋極為罕見,並以創新的思維運用祖牌紋飾成為創意文化商品。四、祖牌構造的天部構圖,發展出重要特色如下:(一)、天部構圖發展出「黃金定律」;耳部則左右對稱,紋飾搭配沒有一定規則。(二)、天部構圖中,鳳凰必定與牡丹搭配,喜鵲則與牡丹、梅花或菊花搭配。(三)、鳳凰不論是何種姿態,頭部必定面對天部之主體(中央)。 將客家祖牌轉化為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裝飾品,實際作法可分四部分,分別是調查、設計、生產及行銷等方面著手。未來研究建議:一、樹立客家特色商品的品牌形象,打造客家文化創意商品的獨特性。二、客家文化創意商品開發與研究。
马来西亚芙蓉与知知港客家方言词汇研究
作者:锺慧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词汇  马来西亚 
描述:义类概念的差异、词形和词缀的保留、特殊词汇的分析、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保留、文化差异对造词和词汇应用的影响、外来词和兄弟方言的渗透,到各种词汇变异和流失的社会因素都有所涉及。 论文分为四章和结语;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马来西亚概述与客家人口来源、第三章为芙蓉与知知港客家方言词汇的现状与分析、第四章为芙蓉与知知港客家方言词汇的历时演变与分析。 客家方言族群是马来西亚华人的第二大族群,人口大约130万,是中国本土以外客家人集居最多的地方。芙蓉与知知港曾为客家方言的大营阵地,目前的几个客家族群世代几乎都是土生土长,在一定程度上也还保留应用着各种由中国传承而来的客家方言片。随着社会和文化因素,芙蓉与知知港的客家方言已经被其他强势语言如英语、马来语、华语以及汉语方言渗透,尤以词汇最为明显。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了两地三代所出现一致性的词汇概率为30%,三代之间的客家方言词汇消亡率则分别为3%和10%。两地客家方言词汇的消亡原因很多,除了被周边语言文化渗透和社会经济结构影响,主要是以客家方言作为母语或者第一家庭用语的个人意愿正在不断下降,是此调查研究的综合结论。在长期与各种周边语言和汉语方言的接触碰撞之下,芙蓉与知知港的客家方言词汇的应用不仅浮现了逐步向华语靠拢的迹象,许多客家方言的特征词汇应用能力也不断被消融、取代,从而出现了一种趋向新的混合型汉语方言,甚至一种新语言的可能性。芙蓉与知知港的客家方言词汇,不仅在短短几个世代的语言和文化洗礼中构成了自身的特色,更成为了两地客家族群文化传承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