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429)
报纸(6263)
图书(1525)
学位论文(1246)
视频(434)
会议论文(359)
图片(4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429)
报纸 (6263)
图书 (1525)
学位论文 (1246)
视频 (434)
会议论文 (359)
图片 (4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447)
2014(9455)
2013(1277)
2012(1312)
2011(1286)
2010(1126)
2009(695)
2008(567)
2005(84)
1990(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0)
赣南日报(350)
海峡导报(144)
闽台文化交流(16)
兰台世界(1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东茶业(5)
现代装饰(2)
国土绿化杂志(2)
西安社会科学(2)
客家地区的汉帝信仰研究-对赣南宁都县的重点考察
作者:邱浪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都  汉帝信仰  民间信仰  研究 
描述:汉帝神明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汉帝信仰的探究揭示地方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变迁,以及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之关系。文章通过对汉帝信仰在宁都传统社会兴盛的描述、源头的探究及盛行原因之剖析等,从历史脉络中动态地“还原”了汉帝信仰在客家地区与客家社会的互动过程。文章认为汉帝神明是土著神明,是在客家族群形成过程中,一些土著神如凌云山神为谋求所谓正统地位而假借汉高祖刘邦之名。文章还通过几个村汉帝信仰的个案分析,认为汉帝信仰体系与传统社会宁都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吻合,汉帝神明是维系村民及宗族的精神纽带。
學校組織在地文化的深耕:一所客家小學的個案研究
作者:趙相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學校組織文化  校長領導  領導策略  客家文化 
描述:的假定。七、勤的整體關係呈現重視和諧,感情和樂的氛圍,富有科層體制,各處室根據權責各司職掌,在一定權限範圍內,享有自主權。八、學校成員認為應該要不斷地進修學習,且對校長型塑學習型組織文化具有共識。
赣县田村客家灯彩研究
作者:郭修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县田村镇  灯彩  中秋花灯会  传承人  保护与开发 
描述:次,远近闻名,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适时,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前来观灯、拜佛,各种民俗活动也在此时集中呈现,彰显着田村民俗的丰富多彩与独特魅力。本文将根据“灯彩”——“灯会”——“传承人”——“保护开发”的思路,通过对田村镇灯彩、灯会、传承人这三个要素的描述与讨论,探讨民间工艺回归民本的重要性,试图寻求一条民间工艺传承的可行路径。
罗九香客家筝艺术风格研究
作者:陈潇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筝  广东汉乐  演奏技法  艺术风格 
描述:丰富;3,琴度出神入化;4,意境深邃高远。著名民族音乐家对他的评价是:“神功至极,匠心独具。”“其中奥妙,须言传身教方得要领。”罗九香先生客家筝有如此高的造诣,根源在于他有高水平的文化程度、多元化的知识积累、执着的艺术探求和德艺双馨的高尚情操,给后人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成功之路。
客家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研究
作者:李惠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梅州市  书院 
描述:分,对梅州文化教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对于梅州教育的研究,尤其是梅州书院教育的研究方面,依然十分欠缺。本文对梅州市区域内书院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加以必要的梳理,力求从宏观考察角度系统、整体地研究梅州市书院情况,反映其全貌和特点,探求书院教育对今天梅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启示和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服务。 @@ 本文以梅州市区域内的书院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上限不限,下限截止至2007年底,但网络资源和数据库在时间上有所突破,空间上以梅州市现在管辖的地区为界。 @@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对客家源流的三种看法和客家民系的形成、分布;接着简要介绍了梅州市的建制沿革和历史、文化状况;然后着重介绍了梅州市区域内书院的概况,勾画出梅州市书院发展的简要轮廓;分析了各时期梅州地区书院的演变发展过程,说明其产生、发展和兴盛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介绍了梅州地区书院的变革及留存情况;总结了梅州地区书院的类型和教学内容,经费来源及管理;分析客家梅州地区教育发达的原因,并对书院教育对今天客家地区教育事业的影响与启示作了论述。
一位新加坡华族移民客家阿婆的生命故事
作者:蔡津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加坡移民  客家阿婆  生命故事 
描述: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研究訪談共分十次進行,探索一位客家阿婆移民新加坡的生命歷程。其中對其在德光島奮鬥35年的人生經歷,做深度的訪談。從訪談當中看到早期新加坡移民披荊斬蕀的艱辛過程,也看到阿婆生命價值與人生意義,更看到支持阿婆生命力量的來源為婆婆的肯定與支持。
一个客家村落的家族与文化
作者:刘晓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描述:本篇论文通过田野作业获得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个客家村落的家族及其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论文运用民族志的描写方法,对民众在一定的时空坐落中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的描述,力图表述民众自身对民俗事象的理解以及笔者对民众解释体系的再解释。论文对民俗事象采取共时和历时的观照方式,从而在分... >> 详细
石城(龙岗)客家方言语法研究
作者:曾毅平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石城  客家方言  语法 
描述:该文描写对象为石城(龙岗)方言的共时语法系统,系客家方言地点性的语法系统研究论题.论文主体部分共12章,约20万字,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共是语法系统的详细描写,包括名词、代词、动词的体、形容词、实词衍音、介词、助词、副词、处置句、被动句、双宾句、比较疑问句
台灣美濃地區客家文化之設計研究
作者:陳祥鈴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濃  客家文化  文化設計 
描述:人了解美濃的客家文化,本設計更大膽的將傳統文化與現代飾品及服裝做結合,以現代化傳統文物的方式來呈現設計。本研究之最終結果發現:1.美濃客家文化在形而上的文物中獨具有特殊意涵,屬內斂式及封閉式的精神表現
台湾客家节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
作者:于佩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客家饮食  节令习俗  食俗  饮食文化  饮食 
描述:層面活動,同時也就是文化的產生。節令文化,是自然與人文活動的結合,寓有多種功能,且內容豐富精彩。自古人們就賦予節令特殊的意義,並經由節令,制定禮儀法則來帶動禮的推行,故節慶除了相襲成俗,還可寓文於樂。而節令中的食俗,又對節令的發展具有生動的意義。飲食文化隨著人類的日常生活演進,在各朝代、民族的節令中表現其特殊性,故有其研究的價值。全文內容分為八章:
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介紹文獻資料的來源、選取及研究方法,開展本文研究價值及發展。
第二章 針對節令特質分析傳統節令形成因素,自農業生活中的歲時周期化育後,經歷社會生活的轉變,又自文獻中了解早期的禮制多與祭祖相關,而民間傳說可增添節令的精神意義,節令中的娛樂活動引人期待、興奮,諸多因素使節令活動延續並擴大。
第三章 自中國節令及食俗開展本文,探究傳統節令的淵源、歷史背景及時代意義,民間習俗的發展,乃構成文化的重要部分。自文獻中有關節令的記載,可了解歷朝各代的特色。而節令食俗是本文的另一研究方向,藉由飲食文化的發展將節令帶入高潮。
第四章 對客家民系做概述,了解臺灣客家源流,經由遷徙來臺後的客家人開墾路徑,在北、中、南、東區各縣的分佈現況。
第五章 從了解客家族群的特質著手,研究客家人日常飲食行為及食材運用方式。其中有關「粄類」的說明及節令中的運用,是本章重點。
第六章 為本文主題「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承續上述中國傳統節令形成因素之淵源,深入客家節令的特色及發展,並將食俗載入其中,進而了解客家人日常飲食與節令飲食之異同。
第七章 將上述客家節令及食俗特色做分析,研究節令中常見習俗之意義及文化背景,探討食物在節令中的應用及取決因素,如常利用於祭祀、驅吉避凶、乞子等儀俗。
第八章 結論,說明研究成果。歸納節令與物質生活中的食、衣、住、行,精神生活中育、樂的關聯。對於議題的開展與限制因素,不足之處,期望未來能更深入研究之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