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堆地区客家特色产业消费心理向度及行销策略之研究--以屏东
-
作者:庄兰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六堆 客家文化产业 消费心理向度 消费满意度 行销策略
-
描述:文化產業消費者為對象,共發出8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783份,深度訪談對象採滾雪球方法抽取具代表性之經營者、官員、消費者及居民等10人,所得資料經分析結果如下:(一)消費者參與客家特色產業活動,以來自非六堆地區民眾為最多,消費者獲得資訊管道以報章雜誌報導為最多,消費者前來六堆理由以旅遊與參與活動者最多,到六堆地區的主要目的為參加活動與購買當地特產,主要到訪地區為內埔、萬巒、新埤地區,應加強觀光措施為古蹟保存與活化、景觀美化及交通便利改善;(二)影響消費者客家文化特色產業消費者心理向度共有「文化異質性」、「消費美學意識」、「客家文化體驗」、「一般消費權利」、「社會認同程度」等五構面,五個因素共可總解釋變異量達61.8%;(三)影響消費者在客家產業消費心理向度與滿意度因素,以「六堆地區長住經驗」、「族群」、「教育程度」、「職業」、「收入」等因素之影響較大,「年齡」、「性別」及「婚姻」則較無顯著差異;(四)影響消費者滿意度之因素可由文化體驗、文化異質及消費權利等因素來預測,三項因素共可解釋總變異量67.8﹪,其中以文化體驗為最具影響力,其次為文化異質性及一般消費權利等因素;(五)客家文化產業行銷機制應朝「滿足社會消費需求」模式推展,採取定點性文化產業展售及藉由相關輔導單位做文化產業技術輔導與文化產業銷售活動,並以「網路行銷」降低時空距離的因素影響,以提昇消費者感受客家文化產品的內涵及獨特性,且透過整合行銷以滿足供需市場需求,進而提升客家文化產業之競爭力、營造出客家地方特色。
-
文化生态、地景与技术-苗栗公馆客家福菜产业之变迁
-
作者:冯植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菜之乡 文化生态 适应 地景 想像共同体
-
描述:業的形態,技術上的適應更是我們該要放視的重點。因此研究者以素有「福菜之鄉」聲譽的苗栗縣公館鄉為研究場域,以文化生態之觀點來瞭解在地客家族群與環境交互影響下的福菜產業如何透過製作技術上的適應而呈現現今的風貌。再者討論福菜之鄉的建構對公館當地居民的意義。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在進入工業化社會後,公館當地小農落入了全球性的發展軌道,以致瓦解地方原有的勞動結構,間接影響家庭所原有的分配性活動,促使當地農業婦女走向鄰近的工廠。為適應勞動力出走後所導致福菜產量不足的情況,公館地區開始走向資本結構式的生產方式,在政府政策推動下,改變生產工具與技術,由手工的方式到部分借用機器,讓公館受到侷限的技術獲得舒展。地方農民能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在文化與環境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透過環境來尋求資源,而透過技術來改變文化,促使公館形塑出當地文化地景的特殊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本土意識的構築成為各國政府所放視的重點,文化活動的地景再現成為了建構地方意象的重要活動,「福菜之鄉」標語的豎立,經由地方菁英、媒體、雜誌報紙、文化活動的灌輸之下,在地居民成為了一個文化的想像共同體,藉以區分他者,達到地方文化產業的自我認同。
-
北埔老街观光发展兴起与变迁-历史人文、古迹建筑、产业经济之
-
作者:魏文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光 北埔 金广福 擂茶 膨风茶
-
描述:用以分析北埔目前觀光發展的現況、觀光發展傾向、觀光發展之危機與探討未來觀光發展方向。台灣本島自觀光發展以來,國內旅遊在遊客心中樹立的形象,往往侷限於看景、購物、吃喝與趕車,比起國外旅遊行程的多元性、節慶性、季節性,相對遜色不少。因此文化觀光產業的萌芽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其觸角迅速延伸至每個鄉鎮觀光區域,地方文化創意產業因而紛紛興起,利用當地人文特色包裝旅遊行程成為新興的潮流,古老街道與聚落也因此找到再生之新契機。本論文前兩章為研究緒論與分析北埔觀光資源概況,第三章則探討北埔觀光發展之過程與模式,第四章針對北埔觀光產業現況與問題研究分析,第五章為研究總結與建議,期望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與訪查資訊,能作為未來北埔相關研究之參考,除了提供觀光產業發展解析運用外,也希望藉以成為研究北埔客家文化與觀光發展,最好的研究內容與引述參考範例。
-
游客对於客家文化产业体验行销之实证研究—以新竹北埔为例
-
作者:徐薇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活动 体验行销 北埔
-
描述:同感與在地產業文化之認知程度,愈是懷舊的、歷史情感的、或是特殊性的地方產業,經由地方創意資本的投入,愈容易成為消費的主體,形塑新的體驗經濟價值。
因此本研究以Schmitt(1999)建構之「體驗行銷模組」測量至北埔遊玩的遊客體驗,探討遊客體驗行銷模組、情緒體驗、體驗滿意度及購買意圖。採用問卷方式調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409份。將問卷所得之資料採用SPSS10.0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與相關分析,以瞭解遊客體驗、情緒體驗、體驗滿意度及購買意圖之現況。並利用AMOS 4.0套裝軟體作為整體模式分析及假說檢定之資料分析工具。
研究結果結果顯示:遊客對於體驗行銷在差異性檢定部分成立有顯著上差異。在體驗行銷中,以關聯體驗及感官體驗最高分,建議繼續維持其水準,而較低的思考體驗及情感體驗,建議相關部門與業者對此做強化及改善,經由營造特殊的氣氛及創造多樣化的體驗,提供能引導遊客至某種情緒中足以誘發消費者的情緒附加價值,亦經由體驗滿意度之中介的方式進而影響其購買意圖。
-
客家文化休闲产业发展之研究:以桃园县新屋乡为例
-
作者:邓秀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休闲农业 观光渔业 永续发展
-
描述:的特色,更具有豐富之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適合發展為具客家文化特色之休閒農漁園區。本研究亦提出具體建議:1.利用地方特色,推廣休閒農業及整合地方資源,發展觀光漁業,作為全鄉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2. 回歸農業的角色與功能,秉持鄉村的主體性,促進城鄉交流3.導入現代管理系統,提高服務品質,吸引國際觀光客。
-
客家创意米食产业经营策略之研究-以平衡计分卡观点
-
作者:林均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创意米食产业 创意生活产业 平衡计分卡
-
描述:,提出為因應國民生活品味提升、注重精緻、創意、舒適、便利及高品質的生活,將創意生活產業納入文化創意產業成為第13項範籌。其最大目的是期望能藉由台灣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將創意、科技、美學的概念運用在產業面上,以協助傳統產業的升級與轉型。基此,若能再將企業組織中經營策略的理論與其相結合,相信更能為傳統產業的轉型開拓出一個新的局面。過去關於經營策略理論的研究大多是套用在企業組織上,對於在文化創意產業上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創意生活產業中的客家創意米食產業為主,以平衡計分卡的理論內涵為基礎,針對重新規劃後的五個構面:使命構面、財務構面、內部流程構面、顧客構面及學習與成長構面,作為觀察的要素,試圖以全方位的角度來重新檢視客家創意米食產業之經營策略構型。
-
九二一重建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对居民认同之影响:以新社客家社区
-
作者:王雅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价值定位 客家文化意象 重建区域 文化产业 区域认同
-
描述:察法為主,針對籌劃推動成員,包括公所課長、文史協會、社區促進協會、活動規劃專員、農會推廣人員及地方具代表性居民進行深度訪談,研究者並深入社區參與事件個案研討及區域代表性活動觀察記錄,旨在探討客家居民對區域再結構文化再創造,客家文化意象的再現及地方文化產業的轉化或創新,此區域政策規劃成效對居民的影響。研究發現歸納如下:一、產業文化的創新關係著聚落居民實質經濟生活面,凸顯規劃者調節整合機制的功能與意義,對區域發展是重要的。二、重建區域內因社會結構變遷,有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介入,使連結機制之運作,更加複雜與重要,因此在地文化的再現是區域文化重塑的價值核心。三、區域呈現新的結構與文化的創新,如何使區域產業、文化再創造變的更具意義,透過經驗過程,區域居民意識所表達的期望結構,也就是居民認同是關鍵。本研究期望能給與現行政策規劃者、地方組織與居民及後續研究者反思參考。亦期盼本研究對新社客家文化再現、薪傳與永續性發展的推動有所裨益,促使社會大眾對新社的客家人文有更深入瞭解。
-
桃园县新屋乡客家文化创意产业行销策略之研究
-
作者:谢宜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屋乡 策略规画 文化创意产业 客家文化创意产业
-
描述:應透過行銷策略之規畫,提高其產業的競爭力。基此,本研究透過SWOT分析理論探析新屋鄉發展客家文化產業之優勢、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並發現目前行銷策略所呈現之問題所在,俾利進一步提供未來規畫行銷策略之建議。研究設計係以政策決定者及利害關係人為主,透過文獻探討、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冀望綜合歸納新屋客家文化創意產業最適之行銷策略模式。研究主要發現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與客家文化保留、生態維護有著正向循環之關係,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行之客庄普查更有利於客家文化保留及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故新屋鄉應趁此以客家文化為核心,將其人文地景與自然生態,依新屋客家文化之旅組合模式發展出「客家文化旅遊套裝行程」。並透過妥善的行銷策略進入文化創意產業的藍海市場,以達到經濟與文化兩相平衡的永續發展。
-
客家文化产业行销策略之研究:以双埔客家地区为例
-
作者:刘竹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客家文化 行销策略 新埔 北埔
-
描述:roduction)等4C策略,研擬以顧客為導向之行銷策略,向決策當局提供建議,創造產值,繁榮地方經濟。 本研究目的為 一、善用優勢、克服劣勢、掌握機會、避免威脅,整合客家文化產業資源,為顧客打造最具特色、最高品質、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生態園區。 二、保存客家文化資源與特色,結合產業,運用創意行銷至全世界,吸引顧客來體驗客家文化之美,並增進文化產業的產值,達到永續經營之目標。 三、研擬以顧客為導向的行銷策略,向決策當局提供建議,創造產值,繁榮地方經濟。 本研究發現為: 一、文化是好生活也會是好生意。 二、成功的行銷使銷售成為多餘。 三、文化設施的維護保存、經營管理、活化利用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 四、低俗且流於形式之產業文化活動成為文化產業之殺手。 五、農會在地方文化產業的行銷與發展扮演關鍵性角色。 六、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是北埔文化產業發展幕後的推手。
-
客家特色产业与地方发展:以铜锣杭菊为例
-
作者:黄诗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认同 一乡镇一特产 铜锣杭菊
-
描述:銅鑼地區民國四十年代就有蹤跡,到現在為止仍有種植,甚至成了銅鑼鄉的地方特產,而本論文的目的即是:一、了解杭菊產業及地方發展之意涵。二、以銅鑼鄉為例,探討銅鑼地方的歷史、地方特色及產業文化,並且探究一鄉鎮一特產對地方發展的影響。三、了解銅鑼地區居民地方認同的情形,深入探討杭菊產業的推展與地方居民之認同感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銅鑼地區的杭菊產業帶動地方發展的成果只是少數,但是周邊的建設,例如:桐花公園、九湖自行車步道、九湖觀景台、虎頭崁步道、銅鑼科學園區、客屬文化園區等,反而帶動了杭菊未來的發展。在一鄉鎮一特產的影響下,杭菊成為地方聚焦的產業,地方居民對於杭菊做為地方的代表的態度大部分贊同的。但杭菊產業於種植杭菊的花農想法中,認為行銷仍需加強,否則面對大陸杭菊的傾銷,銅鑼杭菊恐會不保。而杭菊與客家的聯結則是與土地土壤性質息息相關,所以因為杭菊依附在銅鑼地區為一個客家農村,所以才被稱為客家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