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429)
报纸(6263)
图书(1525)
学位论文(1246)
视频(434)
会议论文(359)
图片(4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429)
报纸 (6263)
图书 (1525)
学位论文 (1246)
视频 (434)
会议论文 (359)
图片 (4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447)
2014(9455)
2013(1277)
2012(1312)
2011(1286)
2010(1126)
2009(695)
2008(567)
2005(84)
1990(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0)
赣南日报(350)
海峡导报(144)
闽台文化交流(16)
兰台世界(1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东茶业(5)
现代装饰(2)
国土绿化杂志(2)
西安社会科学(2)
客家民俗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俗文化  设计  应用融合 
描述:大的客家人聚集地,在这样的空间中耳闻目睹着一个个别样的民俗活动,惊奇、兴奋之余不乏产生了很多的设计灵感。本文拟从客家民俗文化出发,在深入研究其渊源、表现形式的同时,系统的归纳总结其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众所周知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借鉴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客家民俗文化更是精彩绝伦,为了避免本文内容太过庞杂、无秩序......故本文大致从服饰、视觉、建筑装饰这三个方面去论述其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通过对应的设计方向来寻找客家民俗文化中的相关元素,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目的性更强烈,精力更是集中在有效内容上,强化了理论研究也给实际设计运用带来了更大的益处。通过对客家民俗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研究,旨在传承客家地域文化,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客家、了解客家。表现文化的多样性,也为拓宽现代设计理念、丰富设计元素,特别是激起当地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不再为设计的苍白而苦恼,能够做出极富客家特色的设计,充分发挥视觉传达的作用,让人不单只有通过文字来认识、了解客家,而且可以被那具有浓郁客家韵味的视觉语言来吸引住。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也许有时候文字已经徒有虚名,最能抓住人眼球的可能就是那丰富的视觉元素了,不经意间、潜移默化的感染有时更让人难以忘却,所以将客家民俗文化艺术化、设计化成了迫切的需求。
赣南客家围屋的美学分析
作者:李青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围屋  建筑  审美 
描述:相关。通过对其建筑形式美的研究,将对客家人的建筑思想,文化观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客家文化不仅仅是中原文化的延伸,它是不断的融合各种文化的产物。客家民系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对生活行为和方式的规律的认识,对生活行为和方式的求真构成了其全部美学思想的基础。赣南客家围屋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审美寓意,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让人们联想到所处的时代的背景和时代精神,从而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客家围屋中建筑与精神互相融合,客家人对建筑精神的认同,使得建筑风格与民俗文化相互辉映,建筑内漾溢着客家人聪明智慧的文化气息。赣南客家围屋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满足了客家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是客家人的文化载体,它的出现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人文背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客家人价值观、世界观的充分体现。客家围屋,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它们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有深刻内容。
年轻客家女性的族群认同与性别角色经验
作者:杨舒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女性  族群认同  性别角色  客家认同  女性经验 
描述:家女性經驗的關懷作為起點,本研究關注的焦點為在現代社會裡,接受高等教育薰陶的年輕客家女性在成長過程中,其性別角色下的族群認同與生活經驗,面對客家傳統社會性別角色期待與現代女性思潮的影響,個人在與所處社會脈絡交會時所產生的火花。本研究透過小樣本、深入探討個別化內在經驗的質性研究方式,針對目前居於都市中的年輕客家女性進行深度訪談,將所得內容做出分析歸納。 研究發現,在與時代、環境對話的過程中,由於世代變遷帶來的迥異成長經驗,年輕客家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經歷確實是有別於刻板印象中的傳統客家女性身影,明顯表現於女性意識的發展與女性地位的提升上,她們重新檢視與定義傳統美德的合宜性,且著重於突顯「自我」的主體概念,彰顯出客家女性的能動性。但客家族群在現代社會中的隱形身分卻讓年輕客家女性的族群認同顯得模糊而徬徨,產生現實與情感上的矛盾,在面對客家延續與傳承上亦呈現深沉的無力感。 希冀透過研究對象個體生命故事的討論,反映出現代都市社會中年輕一輩客家女性的經歷與思維,呈現客家女性的另一種模樣,豐富客家女性面貌。
战後客家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形构
作者:刘荣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族群  流行音乐  惯习  场域 
描述:域的生產慣習,討論生產慣習如何形構客家流行音樂。為此訪談許多音樂工作者以及從業人員,發現此場域內的生產慣習隨時改變。在時代變遷下,客家音樂工作者因為自己的出身背景有不同方式來面對環境的改變,並且找出方法持續在客家流行音樂場域中競爭資源。
美浓地区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对客家饮食文化的认知及饮食行为之
作者:陈玫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饮食文化  客家  美浓  世代  饮食认知  饮食行为 
描述:12份及「老年世代」53份,運用「個人基本資料」與自編「客家飲食文化認知調查表」及「飲食行為調查表」等研究工具蒐集資料,並運用獨立樣本t檢定、敘述統計及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的檢定與分析,期望研究結果可做為推廣客家族群對客家飲食文化認識之參考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一.美濃地區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對於客家飲食文化的認知,中年世代顯著高於年輕世代;在「客家飲食特色認知」構面上,中年世代顯著高於年輕世代;在「客家民俗節慶飲食認知」構面上,中年世代及老年世代皆顯著高於年輕世代;但在「客家傳統飲食認知」構面上則無顯著差異。 二.美濃地區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之飲食行為,老年世代明顯較年輕世代正向;在「對客家族群的情感及族群認同」構面上,老年世代明顯較年輕世代正向;在「對客家飲食的喜好及慣習」構面上,老年世代均明顯較中年及年輕世代正向;但在「對客家飲食的健康概念認同」構面上則無顯著差異。 三.美濃地區的客家族群對於客家飲食文化的認知在不同世代與背景變項交互作用上,不同世代與教育程度、家庭主業、家庭人口數及家庭型態等背景變項間有顯著交互作用。 四.美濃地區的客家族群之飲食行為在不同世代與背景變項交互作用上,不同世代與性別、婚姻狀態、教育程度、家庭主業、家庭人口數及家庭型態等變項間並無顯著交互作用。 五.美濃地區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之「客家飲食文化認知」及「飲食行為」之相關性,整體來看,年輕世代、中年世代及老年世代皆達顯著正相關。
客家武术文化渊源考—依据广东梅州客家人所从事的武术内容与形
作者:王亚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武术  技术风格  武术内容  武术形式 
描述:行,据罗香林在30年代初《客家研究导论》中记载:“30年前,客家地方,男子中,学过武术的人占百分之七十。”近一百年来,客家武术中出现武术造诣比较深的人物有黄春楼(槐岗)、李志长(隆文)、谢仲文(松口)、朱进、钟路古、钟天宝(瑶西)、黄玉汀(槐岗)、熊孟修(绊坑)、詹冉(附城)、古细四(城东)、郑菊如(程江)、侯桃元(湾下)、谢铎元(附城)、刁海龙(附城)、张添荣、郑庆湘、王剑锋、王先光、王石梅(均松源)、曾繁道、谢亚潮、谢卓云、刘小番、温绍麟(均丙村)、李慕征、梁振云(松口)、刘官生、刘鸿章(畲坑)、黄禄师(荷泗);梅城近四五十年来有刁海龙的门徒曾柏祥、潘德、张登元、钟竹芳等。他们在客家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全面检索了关于客家武术的书籍、学术论文,并深入客家武术最重要的梅州地区开展调查、对当地武术专家、研究学者进行访谈,收集了大量口碑资料、录像资料。结合史志对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去伪存真,系统整理了客家武术各流派形成的历史、内容、风格特点,并对客家武术产生的历史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对客家武术技术风格、技术理论进行分析,并对客家武术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认为客家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过对客家武术发展历史进行研究,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传统武术发展问题上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另外,本人还整理了客家武术发展中部分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此外,该研究还对客家武术的技术风格产生原因分析得出相关结论;通过调研得知,如今在梅州梅州地区武术开展情况很不景气。针对这一现状,在客家武术的保护和发展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福建汀州(长汀)客家传统民间美术研究
作者:蓝泰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汀州客家  民间美术  研究  传承  保护 
描述:类、装饰纹样图式分析等进行逐一对比、分析,研究汀州客家民间美术传承人的从艺状况和技艺特点,探讨客家民间美术的文化特质和独特鲜明的审美特征。福建汀州(长汀)客家传统民间美术形成于唐宋,发展于元明,繁荣于清时期。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闽西客家的中心城市和政治中心,福建汀州客家地区这个特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特定区域,孕育了众多的客家传统民间美术门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对同时期的其它客家地区乃至稍后的台湾地区客家民间美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同时以海峡两岸的汀州客家移民居住区的地域范围作为考察内容,力求理清两岸汀州客家民间美术的传承关系。以宏观的视野角度梳理福建汀州客家传统民间美术的整体脉络,探其源流,同时又从微观的视角对独特的个案加以分析,从闽西客家特定的文化角度加以剖析,力求精髓。汀州一千多年来形成了独有的客家民间美术门类,从大量田野调查中发现,闽西汀州客家区域有大量的传统民间美术遗存,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仍在从业。因此对汀州客家的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加以分析,同时探讨行之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措施,让优秀的汀州客家传统民间美术这一区域文化瑰宝走向世界,无疑对当下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含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桃竹苗地区民众之客家电视台的使用行为与收视评估研究
作者:詹国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电视  使用与满足  节目品质  新闻品质  收视质  欣赏指数 
描述:時,主要的動機仍然以學習客家文化及語為主。在滿足程度上,當使用者的語程度越佳,收看客家電視台後所產生的滿足程度越大,「訊息分享與情緒解脫」動機和「學習客家語言文化」動機越強烈時,觀看時產生的滿足
台湾客家电台发展之研究:以Bourdieu场域论与资本论的
作者:林昌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心态  客家电台  Bourdieu  场域  资本  实践 
描述:論與資本論的觀點,來探討全國各地客家電台所賦有的生存心態和資本結構,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廣播場域中發揮不同的效力並致力實踐。 本研究以台灣11家客家電台為研究對象,透過質性的深度訪談及次級資料的分析,獲致以下研究發現: 一、客家電台賦有的生存心態因族群背景、經營理念、意識形態與所在地域等的不同,而使得客家電台各類資本呈現差異,以及做出不同的因應策略。 二、客家電台各類資本的「積累」、「移轉」與「耗弱」,會影響其在廣播場域的競爭力與經營型態。 三、客家電台場域競爭的優勢取決客家族群聽眾的收聽習性以及人口多寡和密度。 四、「四縣腔」與「海陸腔」在客家電台的優勢傳播,已經壓縮排擠其他客家弱勢語系的發展空間。 五、客家的文化資本是電台拼搏市場的重要動能。 最後,本研究從客家電台成功經驗與實務營運法則,提供其他廣播業者借鏡參考與省思,建議政府應更重視客家廣播政策與弱勢媒體近用權,並審慎推動廣播頻道開放空間與審核機制,期望落實發揮客家電台功能與傳播效益,才能讓台灣的天空繼續傳承客家母語和文化。
客家族群都会隐形化与公民参与:以台北市为例
作者:赖彦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都会隐形化  公民参与  台北市 
描述:下的公民參與情形。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針對國內外理論的爬梳,以及問卷調查法分析409份有效樣本,交叉驗證後發現:(ㄧ)臺北市客家族群慣性隱形於都會區:調查顯示五成的臺北市客家族群呈現被動顯性,亦即「被詢問才會告知客家身份」;(二)公民參與及客家都會隱形兩者有關連性:公民參與的「公共事務」、「社區團體」、「慈善志願」及都會隱形化的「表態程度」、「外顯程度」,構面間彼此存在「低度相關」的正向影響關係,亦即臺北市客家族群公民參與程度越高,對於表態與外顯客家身份的程度也越高;(三)臺北市客家族群的公民參與類型多集中在政治型與情感連結型:呼應客家族群扮演越來越明顯的政治性關鍵角色,以及客家社團的重要性。 綜言之,有鑒於臺灣客家族群面臨都會隱形化的危機,本研究認為臺北市客家族群應該要從自身的社會參與開始積極做起,透過多元的社會參與與關係網絡的構築,累積客家族群在社會上的互惠性、依賴性與信任感,穩固客家族群在社會上的凝聚力,進而擺脫隱形化的姿態與身段,發揮客家族群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