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互动与边际写作
-
作者:张源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海音 多元互动 “家本位”意识 女性认同 边际写作
-
描述:、女性普遍困境的历史渊源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了林海音独特的女性观,即折中地强调女性应在双重角色之间寻求平衡的支点,以实现个人的人格独立与家庭的两性和谐,但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林海音常常挣扎于犹豫表达与完美假定中。
第四章,边际人格与边际写作。本部分借助社会学中的“边际人”概念,透
-
增江流域村落研究
-
作者:陈惠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增江流域 村落 建筑 广府 客家
-
描述:进行实地调研,将调研之情况进行分类整理,通过研究两系村落的选址、布局、建筑、构造等方面的特征,从中发现增江流域广府系和客家系村落及其建筑变迁之规律,结合地理学、民系学、民俗学等学科,灵活运用建筑科学研究方法,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历史原因。
-
古村落生产性景观研究:以梅州客家古村落侨乡村为例
-
作者:郭筱蓓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村落 生产性景观 景观策略 保护与发展
-
描述:的生产性景观研究的基础。并以梅州客家古村落侨乡村为例,用此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侨乡村的特殊背景,找出适合侨乡村发展的生产性景观策略。可以展望,侨乡村通过生产性景观的营造,第一凸显古村落历史之美,第二使古村落
-
四川客家话的变化与语言环境:以西昌和成都两地客话为例
-
作者:肖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西昌客话 成都客话 语言演变 方言接触
-
描述:境内客方言的研究背景,然后对本文的调查方法、对象,和所搜集的材料做一个说明。随后简要介绍西昌、成都客家人的分布情况、来源、入川背景和原因,并对西昌、成都两地的地理、历史、人文概况做一个简介。第二章在
-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发展考察研究:以连城姑田“游大龙”为例
-
作者:温艳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 发展 姑田镇 “游大龙”活动
-
描述: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一、姑田“游大龙”活动具备体育的双重属性。二、姑田“游大龙”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中,体现了不同的活动形态、民间意识形态和民间权威组织力量的倾向性。三、以国家非
-
广西贺州市桂岭镇客家话研究
-
作者:郝鹏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桂岭镇客家话 语音 词汇 语法 研究
-
描述:、历史沿革,贺州市客家人的来源、分布以及贺州市的语言使用概况。三、第二章:在对桂岭客家话语音系统进行全面描写的基础上,通过桂岭客家话语音与中古音的纵向比较,以及桂岭客家话语音与周边汉语方言及族源地
-
增城程乡腔客家话语气助词研究
-
作者:蒋玉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气助词 程乡腔客家话 增城 语法化
-
描述:事实,这是这门方言独特的价值,希望引起学界的注意。 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增城和增城程乡腔客家话的基本情况,概述了共同语和汉语方言中语气助词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新研究的可能,对“语气助词
-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
-
作者:朱晴晴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移民 市场 身份 村落关系 地域文化
-
描述:灵活运用公私两套系统,但更多是运用乡村社会的规范。 通过上述历史过程的梳理与分析,小江区域社会的特点愈发凸显。物的流动、集市的联系、社会组织与群体的影响,促使小江地域社会内部进行了分层与整合。移民与坐
-
贺州本地话研究
-
作者:陈小燕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贺州本地话 桂北平话 白话 方言比较 方言分类
-
描述:)白话、粤北(连山)白话、粤西(怀集)白话及广州话语音系统、词汇系统之间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本着“运用综合标准而非单一标准为方言分区”的原则,同时结合人文历史的考察与分析,我们认为贺州本地话归属粤语
-
清代台湾客家族群性格重塑的研究
-
作者:汤韵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台湾客家 族群性格 重塑
-
描述:为文化背景,以台湾客家移民史为依托,结合清代台湾的时空背景与台湾族群关系等情况深入分析清代台湾客家族群性格重塑的缘由。探析过程中尽可能回归到历史的复杂性上来,以免简单化。同时重点突出清代台湾客家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