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44)
期刊(308)
图书(139)
学位论文(35)
视频(11)
会议论文(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844)
期刊 (308)
图书 (139)
学位论文 (35)
视频 (11)
会议论文 (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14)
2014(499)
2013(165)
2011(161)
2010(123)
2009(74)
2008(68)
2006(15)
2004(6)
2003(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0)
客家研究辑刊(47)
中国音乐(3)
福建文学(2)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致富天地(1)
黑河学院学报(1)
福州:海风出版社(1)
新校园(阅读版)(1)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
闽西客语纵横论
作者:蓝小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西  客语 
描述:; 宁化等),一是分出的知章独立一组(如长汀、连城等),    4、 喉音的演变:将闽西客语的辅音音位作一些比较可以看出,   
钟肇政小说创作论
作者:赖一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肇政小说  客家文化认同书写  女性书写  原住民书写  史诗建构 
描述:民俗与人物描写、故事情节有机结合起来;歌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钟肇政具有“双性同体”潜质,为台湾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做出历史贡献。其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1950年代处于蒙昧状态,1960年代有了萌芽,1980年代则得到张扬,并发生变异。钟肇政对原住民有深切的认同。在复杂的内在精神机制的自动调节下,钟肇政的最初原住民感性经验转换为浪漫想像,塑造了一系列富有野性的原住民女性形象和英雄形象。钟肇政早期曾为日本文化所蛊惑,把文化自卑化作一种审美趣味,化作爱情传奇。而后其小说文本中日本意识与中国意识曾产生强烈的对抗,其后似乎又出现文化杂糅的现象。《怒涛》则竭力鼓吹殖民现代化和“台独”意识形态。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创作开创者。经过《浊流三部曲》的先期训练,钟肇政推出了大气磅礴的《台湾人三部曲》。这是一部典型的家族小说,作者通过家族史来表现民族精神史,以家族史诗建构民族史诗。但是有些文学史家刻意加以解构,为台独文学史张目,必须引起我们警惕。从创作手法看,钟肇政1950年代的作品采用单一视角的顺叙,后来运用了儿童视角,学会“化身”。《鲁冰花》叙述视角的自然流转,使小说如一幅由散点透视法构成的中国画长卷;1960年代钟肇政小说采用聚焦透视法,深入潜意识层以表现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流;1970年代后的小说,则采用时空的重叠交错,营造唯美的意境。
广西博白客家“做斋”仪式音乐研究
作者:李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做斋  仪式音乐  音乐功能  文化 
描述:斋”仪式概貌。从当地丧葬习俗、道公职能、仪式构成等多方面对“做斋”仪式进行了整体的概述,并且结合一仪式个案实录对仪式过程做了详细的解释。第三章“做斋”仪式音乐。概述了仪式用情况,并从调式音列、旋律
“客家筝”形成略考
作者:巫宇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筝  流派形成  何育斋  罗九香  大埔 
描述:论文第一节,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从学上分析广东汉丝弦乐、大埔戏剧音乐和民间小调与“客家筝”的渊源关系。第二层为社会人文动因考,包括论文第二、三、四、五节,深入剖析了“客家筝”的产生与历史、地理
试析客家山歌与客家方言的关系:以广东客家山歌为例
作者:董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方言  语言学 
描述:例子当中分析了客家山歌口语化、方言化的语言特点,并在章句结构和音调韵律方面对客家山歌诗歌化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客家山歌在客家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不管是客家山歌的用韵、曲调和唱词,还是句式结构、音调韵律和修辞手法等,客家方言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另外,文中也对客家山歌集的整理及客家山歌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梅州客家山歌的源流与现状
作者:蔡小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  客家山歌  源流  现状  思考 
描述:粤东北,全市所辖七县一区,除丰顺县南片的几个乡镇外,都是纯客家人居住区,是全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被誉为盛开在南粤大地的一株山茶花,而梅州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这里的客家山歌,是一座民歌宝库,与梅州的“客都”地位是完全相称的。 “客家”先民,世居中原,是古代汉族的一支。由于外患、饥荒、盗匪和兵灾等原因,从汉末东晋到清末民初历经五次迁徙,最终定居南方各省。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自然也随身带去了中原文化、中原方言、中原民歌,如当时已流行的民歌《诗经》、《汉乐府》。客家山歌在歌词上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艺术风格和修辞手法,大量使用赋、比、兴和重章叠句,在音调上也不乏有中原民歌的印记。客家山歌起源于古代中原民歌。 由唐至宋,客家先民在大江南北辗转了七、八百年,是客家山歌的...
马来西亚的华人村落:布赖村观音诞仪式探究
作者:廖筱雯 Lew Siew Boon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  布赖村  观音诞 
描述:重现仪式过程的方式写作。祭祀仪式中,村民行的是强调“礼”与“”的三献礼,章节内以台湾南部客家的三献礼对比布赖村仪式的三献礼模式,试图重圆客家传统的祭祀方式。基于前二、三、四章是以记录分析现阶段村落
广东汉剧研究
作者:陈志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剧种  广东汉剧  发展历史  舞台艺术  粤东社会  客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剧目结构形态和剧本形态的基本特点;后者重点考察了广东汉剧脚色体制、舞台美术、特色乐器以及唱念语言等舞台艺术的基本规律。第五、六章,意在通过对广东汉剧戏班、社和粤东民间艺术的考察,揭示它们对广东
粤东北客家传统建筑审美文化研究
作者:吴招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北地区  客家传统建筑  审美文化  人文精神  价值理念 
描述:型丰富,“同根同源”,既是客家审美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的载体之一,体现了“以和为美”、“以形媚道”和“以境为高”的审美文化特征,具有“宜居”、“安居”与“居”的审美属性。粤东北客家传统建筑是
广东客家茶文化与客家名茶品质研究
作者:卓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客家  茶文化  名茶品质 
描述:和市场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促进客家茶产业的发展,抛砖引玉。研究的主要结果有: 1、首次比较系统地揭示了客家茶文化的基本内涵。研究内容包括客家茶叶的历史与种类,客家茶山、茶寺、茶亭,客家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