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质语言文化的相遇和融会:圣经中译本研究
-
作者:赵晓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文化 相遇融会 圣经中译
-
描述:籍。 圣经中译本的确拥有这些众多历史“之最”,这与汉字具有超发音、超方言的特殊性质有关,也与清末民初的文字改革和文化转型有关。圣经中译活动最兴盛活跃时期的清末民初时期,即1860年代至1930年代
-
广西客家人风水知识与居住空间文化:以武鸣县灵马镇那龙村福马
-
作者:艾美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风水现象 风水文化 居住空间
-
描述:的影响、中国文化政策转型与重构的影响以及科学知识及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原因主要有趋吉避凶的安全的心理需要和从众心理。最后探讨风水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积极功能有心理调试及积极的暗示、宜居及建筑美学功能
-
文化互动与边际写作
-
作者:张源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海音 多元互动 “家本位”意识 女性认同 边际写作
-
描述:创作中的审美转换。
第一章,多元交融的文化乳汁。本章以“文学溯源”的形式,剖析了林海音在复杂的生活履历中对诸种文化因子的接受过程,即闽客移民血统的文化传承、新旧时代转型中的京城视野
-
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过程: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
-
作者:梁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记忆 重构 旅游开发 文化资本化
-
描述:工具’化”实现了文化资本化的成功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学者和媒体是主要的构建者。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通过对洛带旅游开发过程的关注和对其中一种重要资源——社会记忆的探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和理论工具,分析了两种似乎毫不相干的东西,社会记忆和“资本”如何在洛带的旅游开发中被结合起来,并实现了“转化”。
-
苏区教育与区域社会:以闽西苏区为例(1928—1934)
-
作者:袁年兴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共产主义教育 客家文化 革命教育 闽西革命根据地
-
描述:,在具体的各项工作中利用和改造了一些传统的文化因子,进一步强化了共产主义的文化理念,科学、有效地引导了人们文化心理的转型,闽西苏区教育进入了迅速的时期。这一切为社会的整体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
-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
-
作者:暂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体制所造成,这些不合理的体制包括财政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除了体制性的原因,信贷资产又受到国家政策、企业自身和银行自身的影响,由此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动性、安全性
-
广西大苗山官话山歌的歌唱模式:以民间歌王李隆球及其关联群体
-
作者:刘振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话山歌 歌唱模式 歌词结构 歌腔形态 歌唱方式 地域与族群性
-
描述:带。随着社会的变迁,官话山歌进入网络传媒与经济市场,参与到政府、企业庆典等场合,其歌唱模式、歌唱场所与功能意义随之发生转变,由村落走向城镇,由民众自发性行为转变为政府主导、民间为辅,由自娱性功能
-
广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与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
作者:童晓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化 产业化发展模式 广西
-
描述:文化、特殊的服饰文化以及传统的民间工艺文化上。虽然广西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呈不平衡态势,开发当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寺庙、旅游与村落社会:一个客家山村的成长境遇
-
作者:黄平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寺庙 旅游 村落社会 成长境遇 资源圈定
-
描述:的参照物。然后,全面考察旅游开发背景下村落的乡村都市化过程,展示村民与政府、村民与企业之间围绕旅游利益展开博弈的过程,以及村民在旅游经营中的利益获得和能力体现。继而,以村委选举事件为切入点,全面展示村落
-
林风眠“中西调和”理论及其艺术实践:Lin Feng Mi
-
作者:吴颂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风眠 西学东渐 中西调和 中国画 民族性 时代性
-
描述: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使中国艺术能够走出历史的困境,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最终实现中国艺术向现代转型。他选择的方法是以西方艺术作为参照系,但又立足于中国的传统,从而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