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赣江流域在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地位
-
作者:曾维才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江流域 客家民系 客家先民 赣语 客家话 客家文化 中原移民 闽西 客家地区 赣方言
-
描述:系形成以后生活于客家地区的居民为客家人。客家民系的形成,基本的地域标志在闽西,时代大致在两宋。赣南与粤东北大部分当今客家人聚居地则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在地域获得充分发展之结果。因此,本文所谓客家先民主要指自北而南迁徒,
-
客家服饰符号的美术特征
-
作者:田辉龙 刘勇勤
期号:第10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服饰纹样 客家人 客家妇女 符号 服饰文化 美术 图案 少数民族 表现手法 特征
-
描述:客家是中华民族中的汉族南迁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赣南、闽西、粤东一带。客家人与迁徙途经地、定居地人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吸收了当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丰富、精深而独特的客家服饰文化。1.从内容上讲,客家传统的代表服饰便是蓝衫,在此之外客家蓝衫必不可少的
-
山海遭遇天后宫
-
作者:彭兆荣
期号:第7期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后宫 商业资本主义 妈祖崇拜 农业文明 客家地区 华人华侨 海洋文化 妈祖信仰 东南沿海 闽粤赣
-
描述:为了完成关于周边民族、族群关系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国家社科课题,我到被称作“客家祖地”的赣南闽西粤东一带的客家地区做了一次不长不短的田野调查。先时便听说这一带山区流行天后(即妈祖)崇拜,多少有些让人感到别扭,原因是:天后为海神,妈祖的崇拜圈、祭祀...
-
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
-
作者:熊振寰 黄明光
期号:第1期
来源:剧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母亲 红背 客家地区 新娘 音乐声 生存环境 表演区 兴国山歌 婴儿
-
描述: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熊振寰(执笔)黄明光题解客家,是中华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客家人的历史,源远流长。客家的先民原是中原汉民,自秦以来,由于战乱、灾荒等种种原因,先后多次大规模地南迁,陆续在赣南、闽西、粤北一带定居,然后继续向南乃至海外迁徒。客家...
-
汲取客家文化精华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
作者:陈文俊
期号:第1期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廉政文化 文化建设 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 表现形式 廉政教育 制度规范 重要目标 相适应 价值取向
-
描述:<正>在赣南客家文化中,有一整套关于廉洁的理论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形成了客家廉政文化。客家廉政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清廉律己,至公无私,爱国爱乡;奖惩分明,倡廉肃贪是其制度规范;廉洁爱民,廉政固本是客家廉政文化的重要目标。
-
客家山歌的结构探究:从铜鼓客家山歌谈起
-
作者:梁珈
期号:第2期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铜鼓 分类 曲式结构
-
描述: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客家群体,来自于他们的山歌音乐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位于赣西北的江西铜鼓客家山歌是由来自粤、闽、赣南等地不同的客家音乐元素与当地原人的音乐元素长期碰撞,经过二三百年时间的磨合,从而形成了类型多样、结构丰富、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
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客家研究:“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会议综述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 客家研究 学科交叉 客家人 文化认同 人类学 族群文化 族群研究 师范学院
-
描述:由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以"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为主题,于2011年10月21-24日在江西赣州、广东河源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
-
论客家长盛不衰的教育基础
-
作者:叶少玲 赵兵
期号:第5期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教育 客家史 教育史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他们继承和发展了中古时期中原汉民族优秀文化习俗,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点.客家长盛不衰,历代出了大批名人志士,尤其是赣南、闽西、粤东客家大本营,英才英杰光彩照人.这与其重视教育、崇尚文化有直接联系,揭示了民族兴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
从聚落中探寻客家文化之踪
-
作者:罗勇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聚落 客家人 客家地区 客家民系 人文内涵 小盆地 围龙屋 客家文化 生活方式 客家民居
-
描述:走进客家地区,人们便会对客家人的民居和聚落产生浓厚的兴趣:那高大坚固而方正的赣南围屋,圆似碟盘的闽西土楼,外圆内方的粤东围龙屋,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府第式建筑“九厅十八井”,以及散布于赣闽粤广大乡村的古村落,为什么竞如此具有个性特色?它们又承载着怎样的人文内涵呢?
-
江西客家火龙节民俗体育活动探析
-
作者:熊锦平 刘子强 李英
期号:第1期
来源:湖北体育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客家 火龙节 民俗活动 探析
-
描述: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赣南地区客家火龙节民俗活动的民间文化背景、起源、其活动主要表现形式及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江西客家火龙民俗活动与其民系的迁徙和生存紧密联系,活动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继而提出了对江西客家火龙节活动保存和传承文化的观点,供大家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