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4)
期刊(100)
视频(27)
学位论文(25)
图书(15)
会议论文(6)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4)
期刊 (100)
视频 (27)
学位论文 (25)
图书 (15)
会议论文 (6)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27)
2014(136)
2013(40)
2012(29)
2011(34)
2010(19)
2004(4)
2002(1)
1998(1)
198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3)
方言(1)
广东档案(1)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创作评谭(1)
黄梅戏艺术(1)
中山医学院学报(1)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1)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宁化佳味老鼠干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3期 来源:餐饮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鼠  宁化  烹饪原料  史料记载  地方名菜  客家人  熏烤  野味 
描述:福建出产的烹饪原料中,有遐尔闻名的“八大干”,其中之一便是客家祖地的宁化“老鼠干“。早在晋、的史籍中,就有记载我国先人食“老鼠干”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老鼠干、腊狐狸等野味的猎取与熏烤是畲、瑶同胞首创,被客家人在长年的迁徙中接受过来,经过改进成为今天宁化的地方名菜。
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河源举行 全球4000多嘉宾聚首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炎黄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  世界  嘉宾  《南方日报》  客家山歌  唐宋诗词 
描述:据《南方日报》报道:“秦汉明月千古情,唐宋诗词递乡音。客家山歌代代传,欢聚同唱古邑情”——近日,一场以“古邑情,客家亲”为主题的第23届世界客属寻根谒祖、恳亲联谊盛会,在河源开启大幕。海内外183个团体共4500多名嘉宾与会的规模,使本届“世客会”创造了参会团体和人数的历届之最。
衣冠简朴古风存:洱源县龙门舍民俗风情拾趣
作者:杨玉藩 杨士斌  期号:第1期 来源:大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洱源县  龙门  民俗风情  古风  简朴  和睦相处  风情习俗  自然村 
描述: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龙门舍,旧属鹤庆府。龙门舍地处一隅,水秀山青。龙门舍坝子里有七个白族自然村和四个汉族(当地称为客家)自然村。坝子西面的华丛山上,散居着几十户彝家。衣冠简朴古风存,龙门舍的白、、彝族村民,世世代代,以邻为友,和睦相处。风情习俗,古朴别致,相映成趣。
古筝古琴与中国古典诗词
作者:陈巧越  期号:第2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古筝又名"秦筝"。自秦、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分为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延边筝(即伽揶琴)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这九个流派。
古筝的艺术流派
作者:边疆  期号:第9期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两千多年来,古筝在我国盛传不衰,并与各地的语言、民歌、戏曲相结合,从而形成富有地方特色、演奏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以齐鲁琴曲的山东筝、中州古调的河南筝、韩江丝竹的潮州筝、皋古谱的客家筝、杭滩丝竹的武林筝、真秦之声的山西筝和广纳博采的学院筝较为著名。
一部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奋斗的历史:读《广东民族关系史》
作者:罗木生  期号:第11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民族关系史》  民族融合  马建钊  练铭志  朱洪  广东人民出版社  民族意识 
描述: ,约在西周初年 ,中原华夏族始涉足广东 ,与诸越形成原始的民族杂居。秦统一岭南后 ,华夏族 (之后称汉族 )进入广东日众。两时期 ,部分诸越族与汉族融合 ,导致广府与潮汕两民系先民的出现。两晋之交
郑州大学文学院简介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郑州大学  学院简介  1956年  山东大学  学术传统  中文系  文学院  鲁枢元  院系  高教  执教 
描述:,构筑学术基地,扎扎实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随着郑州大学“211工程”和“省部共建”的不断深入,文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显示出良好的势头。学院现有中文系、对外汉语系、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
走进上犹看门匾
作者:少燕 王琳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张九龄  迁徙  上犹县  生态良好  绘画艺术  为人处世  唐玄宗  高风亮节 
描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有一个人口30万县——上犹县,它于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客家摇篮赣州市属的纯客家县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客家门匾",就是这里的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门匾源自
积累与嬗变:略论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
作者:刘劲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形成过程  区域文化  人类学  社会集团  心态意识 
描述:在客家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接触到这么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客家?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怎么形成的?它具体成形于什么时候?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其中仅客家民系形成年代,就有所谓秦汉说、唐宋说、宋元说、明清说多种。笔者以为,所有这些看法都忽略了客家群体
福建六大汉民系舞蹈分布初探
作者:习英  期号:第S2期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舞蹈  福建  花灯  马灯  分布  打花鼓  人文性格  采莲舞  明清时期 
描述:夷山脉,顺闽江而下分布于福州、兴化、泉州、漳州,而后再向福建的山区进发。因此,福建六大民系的形成是沿着闽江下游、兴化、闽南、山区渐次开发而成。至五代,移民福建的北方汉人主要吸收了土著文化习俗,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