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39)
期刊(630)
学位论文(96)
图书(65)
视频(17)
会议论文(17)
人物(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39)
期刊 (630)
学位论文 (96)
图书 (65)
视频 (17)
会议论文 (17)
人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4(869)
2013(363)
2012(318)
2011(317)
2010(225)
2009(107)
2008(132)
1994(1)
1992(1)
1988(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36)
其它(147)
客家文博(20)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2)
中国食品(1)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
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
雅园出版社(1)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
以兴国山歌形式为载体 让廉政文化之歌在校园里唱响:江西省
作者:吴嘉清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廉政文化  兴国山歌  社会主义  江西省  反腐倡廉  中学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时期  相结合  客家山歌 
描述:哎呀嘞……兴国山多歌也多,老表爱唱廉政歌,廉政文化满校园,你可知道亻厓同志咯,反腐倡廉记心口。兴国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具特色的客家山歌,已获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兴国山歌紧跟时代,紧贴人民,凸现出浓郁生活气息和客家风味。旧社会时诉说劳动人民受奴役的苦难;革命战争年代激励红军战士奋勇杀敌;社会
略谈始兴围楼门匾文化
作者:王晓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始兴  围楼  门匾  文化 
描述:在“有村必有围、无(有)围不成村”的始兴县城乡,每座围楼门楣的上方镶嵌一方石匾,形成了独具内涵的“门匾文化”。本文从门匾分类、门匾形态解析、门匾文化意涵等方面对始兴门匾进行解读,并对其源流进行初步的探讨。
浅论客家方言在兴国山歌中的作用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文旨在通过客家方言的语言音调的走向与音乐旋律的行进的关系,以及客家方言的韵辙,方言情绪跟语调的关系来阐述客家方言在兴国山歌中的作用。给研究、学习兴国山歌的同志以抛砖引玉而少走弯路。
始兴地球北回归线上的一道奇观
作者:邓炳光 赖相福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绿色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开始了一次新的腾飞。务实的始兴人喜获多种国家级的称号,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首个建设现代生态示范县、争创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全国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中国枇杷之乡。绿色始兴正享誉南粤大地。
始兴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奠基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中国纤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丝绸  创意  历史博物馆  始兴县  中国  广东  纺织 
描述:近日.在始兴县举办的2010“相约中国最美小城”经贸洽谈活动中,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与中国同源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始兴县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暨客家历史博物馆”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宁化客家古村落延祥的兴衰
作者:刘根发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古村落  兴衰  文化之乡  宁化县  商贾  历史  化名 
描述:历史上.宁化县延祥村一度兴旺昌盛.商贾鹊起.素有“商贾古邦”、“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宁化远近闻名的客家历史文化名村。历经风雨沧桑后.一度兴旺昌盛的辉煌虽已不在.但文乡古风的幽雅韵味至今犹存。
钦漫画《小村故事》的台湾乡土特质之研究
作者:陈虹毓 卓圣格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与设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乡土  台湾风格漫画 
描述:钦近乎自传式的漫画,描述日治时期他在台湾新竹极度贫困的客家小山村「大山背」就讀国小时所发生的种种。除题材内容极具台湾鄕土特色外,劉钦在漫画图像的表现上,更大量融入具台湾特色的造形,从人物的服饰
民间山歌旋律的现代性:从《苏区干部好作风》看兴国山歌的经典
作者:廖夏林  期号:第10期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山歌  固定旋律  继承发展 
描述:兴国客家山歌以其独特的行腔特点和歌唱风格,成就了经典永恒的旋律框架。而兴国客家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在稳定山歌旋律构架下的现代创新,是民间山歌旋律的现代激活和苏醒的典范。
木客文化与兴国客家山歌:原生态山歌的文化之源
作者:王昌逵  期号:第14期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兴国山歌  木客  原生态  兴国县  文化部  江西兴国  客家先民  客家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一、原生态兴国客家山歌研究的焦点江西兴国不仅仅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将军县,更为令人惊叹的是,其独特的兴国山歌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授予兴国为国
兴宁陶前村古窑址及其制陶工艺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窑址  制陶工艺  文物普查  手工工艺  兴宁市  梅州市  广东省  陶器 
描述:陶前村古窑址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叶塘镇西山村陶下,是我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唯一一处用传统手工工艺仍在生产陶瓷的吉窑址。据有关资料记载,兴宁市原本有10多家生产陶器的窑址,因种种原因许多窑址陆续停产。
上页 1 2 3 ... 5 6 7 ... 61 62 63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