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浙江畲族民歌·文成调索源
作者:叶增梁  期号:第20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  民歌  浙江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客家方言  文成  民族  大家庭  语言  汉藏语系 
描述:,畲语和客家方言为畲族主
浅论客家情歌的文词美
作者:熊茵  期号:第2期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情歌  客家人  审美境界  修辞手法  音乐文化  客家话  审美特征  文词  语言  客家方言 
描述:客家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它的音乐文化形象地再现了这个特殊民系历史各个阶段的社会现实。这种音乐文化以独特的魅力把我们带进了优美奇幻的审美境界。客家情歌的创作源泉在何处?对它的形式和内容到底怎么去认识?它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
香港:语言接触的实验室
作者:丁思志  期号:第4期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接触  汉语方言  港式中文  香港社会语言学 
描述:语言进入了香港社会,前者与粤语属于"浅层接触",后者与粤语则主要是"表面接触"关系。
兴宁陶前村古窑址及其制陶工艺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窑址  制陶工艺  文物普查  手工工艺  兴宁市  梅州市  广东省  陶器 
描述:陶前村古窑址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叶塘镇西山村陶下,是我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唯一一处用传统手工工艺仍在生产陶瓷的吉窑址。据有关资料记载,兴宁市原本有10多家生产陶器的窑址,因种种原因许多窑址陆续停产。
浅谈兴宁传统花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黄红亮  期号:第2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灯  传承发展  特点 
描述:岭南上下五千年,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岭南花灯遍布神州大地,而粤东宝地兴宁客家地区制作的民间传统花灯,更添中华花灯文化的神奇色彩。
仪式认同与民俗展演:兴宁客家花灯文化研究
作者:周云水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仪式过程  客家人  文化研究  花灯  展演  民俗  工艺流程  人的现实 
描述:兴宁客家人普遍流行每年元宵节前后“赏灯”的习俗,笔者通过分析兴宁水口镇几个村落客家宗祠“响丁”的习俗,利用田野访谈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记录花灯的制作工艺流程、民间艺人的现实状况、“请灯”、“上灯”及“暖灯”等环节的仪式过程。
兴宁市竹板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宁市  省级    民间曲艺  东北部  广东省  梅州市 
描述: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属梅州市管辖,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兴宁竹板歌又称“五句板”、“五句落板”、“乞食歌”、“教化歌”、“甲塞歌”,属客家民间曲艺
用法律规范语言文学
作者:卢建一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法律规范  闽方言  方言区  推广普通话  各民族  多文种  规范汉字  繁体字 
描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具体而言,有56个民族,拥有73种语言,说汉语者占总人口的94%,可划分为7大方言区,还可再细分,如闽方言区可分为福州、闽南、莆仙、客家4个方言区。有的山区县拥有多种方言,村与村之间语言不通是常见现象。30个
台湾语言的历史及其目前的状态与地位
作者:曹逢甫  期号:第2期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语  台湾闽南语  客家语  台湾南岛语  语言生态 
描述:年之前);(二)日治时代(1895-1945);(三)国民政府时期(1945-)。接着在第二节里本文从四个面向:(一)语言的地理分布;(二)各族群的语言能力;(三)各个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形;(四)各个
兴宁荣获“中国围龙屋和花灯之乡”称号
作者:钟华柱 黄佑鹏 张群洁 刘光  期号:第2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灯之乡”称号。10月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等单位专家教授组成的考评组,专程到兴宁市对该市申报“中国围龙屋之乡”和“中国花灯之乡”工作进行考评。
上页 1 2 3 ... 5 6 7 ... 64 65 66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