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客家的流行音乐
-
作者:胡昌荣 王向峰
期号:第10期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流行音乐 客家流行音乐
-
描述:在当代这一信息发达的社会,"客家"这一称呼大家都早已熟悉,而"客家流行音乐"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大众,却是非常陌生的词语。本文就流行音乐对客家音乐的冲击,渗透到融合,谈谈客家流行音乐的特点极其独特魅力。
-
《安居》笔谈
-
作者:倪震 王人殷 尹鸿
期号:第6期
来源:当代电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年人 高速公路 中国电影 终极关怀 客家山歌 生存状态 城市空间 电影主题 两代人 影片
-
描述:《安居》笔谈见微知著景中生情倪震《安居》是胡柄榴导演蛰伏多年之后,又现身银幕的一篇电影散文。韵味依旧深厚,平实之态尤甚。在商情汹涌的当下,更显出清心寡欲的艺术品性。关于《安居》的电影主题和人文关怀,精深的评论已经很多。此处只想就它的影像和景语,说上一...
-
清代和民国时期畲族教育变迁史略
-
作者:黄新宪
期号:第3期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朝 民国时期 畲族教育 教育史
-
描述:清代和民国时期畲族教育变迁史略黄新宪畲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人口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数十个县中。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其内部使用的语言类似客家语,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文在畲族地区广泛使用。清代和民国时期,在长期的生产...
-
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论马卡丹散文的文化空间
-
作者:黄海红
期号:第4期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卡丹 散文 客家 华南虎
-
描述:在闽西散文作家中,马卡丹先生是极具独特思考的一位,特别是他的文学视野非常开阔,他把目光投向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客家本土以及对梅花山华南虎这一人类珍稀物种保护的疾呼,很值得大家借鉴。文章通过对马卡丹散文文本话语的剖析,力图较好地把握其良好的创作势态。
-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的语言禁忌
-
作者:曹保平 冯桂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语言禁忌
-
描述: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有不少语言禁忌,主要反映在年节日期、婚丧大事、生育疾病、家居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等几方面。语言禁忌的替代形式有反义词语、模糊说法、相关联想等。产生语言禁忌的原因是对自然的畏惧,以及不了解语言与其代表的客体间的关系。
-
亮“大陆阿里山”品牌 建两岸交流合作基地
-
作者:赖招源
期号:第19期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交流合作 创业园 高山茶 台湾同胞 杜鹃花 漳平 品牌 福建省 台资企业 两岸
-
描述:漳平地处福建省西南部,是闽西东大门、闽南金三角的后花园、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杜鹃花之乡,是福建沿海连接和辐射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漳平与台湾地缘近、人缘亲、文缘深、商缘广、习俗同、话语通,闽南文化、妈祖文化、民俗(包含客家)文化深受台湾同胞认同。
-
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与客家文化
-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2期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我手写我口 ” 黄遵宪
-
描述:作为“诗界革命”宣言的诗歌理论“我手写我口”,深刻地彰显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最基本方向,是黄遵宪“言文一致”与书面语改革的最早诉求.客家民间文学的特质、客家先贤诗歌创作的传统,是黄遵宪“我手写我口”文学思想背后隐藏的客家文化背景.
-
世界客家运动:一种国际移民族群权利运动研究
-
作者:余彬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客家运动 国际移民 族群权利 新客家运动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
描述:世界客家运动是一种国际移民族群权利运动。世界客家运动包括三个阶段:"宣言"阶段的生存权运动、"正名"阶段的话语权运动和制度化阶段的发展权运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一种新客家运动。
-
客家论述百花齐放
-
作者:张典婉
期号:第9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经历,让他一手写诗一手论述,今年出版二本评论,焦点仍关注在客语诗歌文学论集。 杨国鑫是中学信息科系的老师,中兴大学哲学博士的经历,累积二十多年来研究客家学的成绩单,也在今年与客家歌手陈永淘等人组织民间版客家论坛——“詏馆”。
-
“过摸鬼”客家方言俗语及“A过A绝”叠词的来源探究
-
作者:丘桂贤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方言俗语 叠词 特色词汇 使用频度 梅州地区 客家方言 民俗研究
-
描述:探究。由于人们对这类骂语及这种叠词的来源认识不清,故写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往往采用同音字代替,如写成:孤摸鬼、哥摸鬼、A哥A绝等等。笔者结合客家民俗研究。对其来源进行探究,阐述其意义,并试图揭示它们之间的渊源和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