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瓦尔登湖 放任心灵的十大驻处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名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图书馆僻静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古朴而优雅的格调立即征服了人的心。” 山水相依的黄姚,层层叠叠着递进式的老宅院。沿着块块青石板而上,心里盘算的可能是房后种菜房前种花的闲意。 3
-
台南府城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城市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时,就一定会留恋于它香醇的口感,四百多种精品台湾小吃(分时推出)可供您饕餮。餐厅里的每束鲜花、每一份水果、每一份食材都是最新鲜、最安全的。大厅的家具精致考究,灯笼、窗户、立柱、恍如置千里,偎依在台湾领家巷宇,享受着弥漫传统的气息。 牡丹园餐厅莅于饭店二层的高档包房,装潢华丽、雍容、幽静。以高档台湾料理海鲜、精致菜肴的宴会套餐形式呈献于您,是商贾会唔、小型会议、商务用餐的聚福之地,每道佳肴如同工艺品精琢,摆件工艺品都是精心设计,每一束鲜花表示着诚意,这里还有高质量的音响和点歌台。传递着温暖两岸之情,地道的台湾美食,恭候着您的莅临。 营业时间:早10:30—晚23:0
-
话说海峡茶俗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外烟酒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就让我们把这悠久深厚的茶俗文化,铭记于生活的漫漫长河中吧。 武夷山茶俗 主人敬茶时,擂茶碗内会溢出阵阵酥香、甘香和茶香,扑鼻而来,实在沁人心脾,是待客的佳品。 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且各具风采。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千姿百态。就武夷山饮茶习俗而言,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形式。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饮茶习俗,至今在很多农村或茶艺馆还依然可见,并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敬茶 在武夷山农村较为普遍的茶俗便是“客来敬茶”、“一杯香茗暂留客”,表达了武夷山人对客人的问候和敬意。
-
谈谈阅读教学中的“伪对话”现象
-
作者:石冬梅
期号:第4期
来源:神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堂阅读教学 “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 “沟通” 课程改革
-
描述:当前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脱离文本的倾向。我们不少的阅读教学,对文本往往只是浮光掠影,有时甚至连“光影”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就慌忙地联系这,联系那,把阅读对话引向他方。 如一年轻教师教《各具特色的名居》一课,在学生将课文仅仅浏览一遍后,就让学生说说文中讲到的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学生的回答当然是“蜻蜓点水”。此环节一过,该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进入拓展阶段:“你还知道哪些民居?说说它们的特点。”于是这堂语文课就成了一节由资料堆积起来的汇报课、展示课。 语文课上,文本理解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课堂对话教师应自觉走进文本,更应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绝不能进行弃文本于一旁的“泛对话”,也不能进行丢失文本蕴含的丰富内涵的“泛对话”。 二、缺乏实质的“廉对话” 这样的对话视野狭窄,毫无价值可言,乃徒具对话之形式。
-
催奶,中西医观点对对碰
-
作者:王浩
期号:第1期
来源:好妈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每天吃16~18个鸡蛋,被大家尊称为“蛋神”。“我从小就不爱吃鸡蛋,但为了宝宝的发育,我现在每天吃3个已经达到极限。产后可怎么办?”小玲哀叹,“蛋神”式催奶法让人吃不消。 除了吃鸡蛋,民间还有不少
-
从社会企业的角度检视公广集团的困境与挑战:个整合性论点的提出
-
作者:秦璃璃
期号:第30期
来源:广播与电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广集团 企业文化 社会企业 非营利组织
-
描述:的概念,来检视与分析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的困境、挑战与契
机。企盼经由此一概念与视野的提出,一方面能整合前述单一论点
的不足,进而建构一个全观与~统性的参考无构,以弥补现今相关
知识的不足;亦希望能在数位时代下的台湾媒体环境中,帮助公广
集团透过社会企业的精神与运作棋式,以突破目前的实务困境。
-
东南亚客家认同的形成与局限
-
作者:萧新煌 林开忠
期号:第1期
来源: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认同 客家性 东南亚 客家会馆
-
描述:。这些都是东南亚客家认同结构限制的结果。然而,东南亚客家人的客家性或客家认同并没有因此全盘消失,只是它以其他的形式存活下来。本论文将检视历史、社会与政治所加诸於东南亚客家认同的结构限制,同时,亦将厘清当代东南亚国家中客家性与客家认同论述的发展,特别是以马来(西)亚(涵括新加坡)的例子?主,中间亦会提及印尼客家人的例子。而在结论的部分,本论文将藉东南亚客家人的客家性与台湾的客家族群认同之比较,来更进一步讨论之间的异同以及其在理论上的意涵。
-
族群通婚的身份认定与认同问题之研究:以花蓮地区原客通婚为例
-
作者:谢若蘭 彭尉榕
期号:第1期
来源: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期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身份认定 族群认同 族群通婚 双族裔
-
描述:的是原住民族群身份认定办法,如改从母姓,并非每个原住民族所习惯的传统,此举除
了等於落入中国式父权制度及思考邏辑外,也等於将族群归属与家族继
承混为一谈。
因此,官方所制定的族群身份认定办法,应回到个体的族群认同以
及姓氏对於族群的意义层次作思考,族群身份才不至於失去认定的意义。
-
六堆邱国桢情诗研究
-
作者:邱春美
期号:第25期
来源:大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堆 邱国桢 情诗
-
描述:慨万分,所以写下如此情诗以抒情怀。这些情诗多以连章体形式出现,有引用〈诗经} (爱情诗居十之八的经典)内容而作,流露作者真性情、不虚矫之面貌,技法亦高明,颇让人低回赞叹不已。诗,以吟咏情性为主。诗可是反映普遍人性和人生的艺术。古人作诗,诗的内容,第一个原则是自身原则, 写绝句或律诗,绝对是写发生在自己身上之事,以及自己内心之成受。若要写别人之事,则不用绝句或律诗,而使用乐府体。换言之,可说诗是诗人的日记,乐府是杂志报导。邱国祯的情诗处理也是秉比原则,而内容纯然是真情流露,毫无掩饰
-
坐看“皇宫起”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福建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清朝咸丰五年( 1855)始兴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全部完工,历时52年,现存建筑有1 3座汉式古大厝(第宅)。两座宗亲祠堂已倒塌,占地面积约1 00多亩。大小房间400间,坐北朝南。这些大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