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04)
期刊(377)
学位论文(108)
图书(30)
会议论文(10)
视频(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04)
期刊 (377)
学位论文 (108)
图书 (30)
会议论文 (10)
视频 (5)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464)
2013(109)
2012(108)
2011(103)
2010(78)
2009(47)
2007(25)
2006(20)
200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5)
客家研究辑刊(22)
嘉应大学学报(3)
贺州学院学报(2)
中国烹饪(1)
中国儿童文学(1)
茶.健康天地(1)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1)
广东教育(职教版)(1)
乡土(1)
从客家民谚看客家人的家意识
作者:徐维群  期号:第2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谚语集成  汉民族  家族共同体  客家民系  民俗文化  “家”意识  社会地位  传统价值观念  客家方言  异姓宗族 
描述:本文通过客家谚语论述了客家人在“家”意识方面传承了汉民族的传统又有了自身民系的文化特点,从家意识的情感和意愿两个层面去透视客家人的家意识,展示了客家人是如何爱家、恋家、念家、发家、顾家和护家的
论客家童谣与幼儿乡土教育
作者:唐群  期号:第1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教育  客家地区  幼儿  客家文化  客家人  青少年儿童  乡土观念  地方文化  有效途径  健康成长 
描述:论的话题。本论文将探讨客家童谣与客家聚居区幼儿乡土教育的关系,对我国探索中的乡土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
小康社会与民系意识的自觉
作者:谭元亨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  先进文化  小康社会  民系意识  文化政策 
描述:人之于广信、珠玑巷 ,客家人之于石城、石壁 ,潮汕人之于河洛 ,无一不认为自己或先或后 ,都是中原的移民。历史且不去追溯了 ,有意思的是 ,自改革开放以来 ,客家民系的自觉意识最早得到激发 ,迄今为止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与乡土美术教育
作者:郑杰  期号:第4期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乡土美术教育  教育资源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 
描述:发展的需要。而以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是对客家学生进行乡土美术教育的最好资源和素材。
断裂社会与乡土社会的变迁——对江西赣南某县A村的个案研究
作者:邱浪平 魏志龙  期号:第2期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断裂社会  变迁 
描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断裂化更趋明显,同一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分并存。乡土社会在社会的转型与现代化过程中,也会发生相应的变迁。从民间信仰角度来阐述乡土社会在社会转型中的变迁过程。
海外客籍作家移民意识流变
作者:李惠娟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移民意识  客家  文学  流变 
描述:对于客家迁徙的历史进程,移民意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海外的客家籍作家的作品分析,阐述了移民意识的传承与衍变,以及海外客籍作家作品与中国客家文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进程的内在联系,探讨他们特有迁徙文化行为所展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粤北山歌中的女性角色意识探微
作者:何惠浈 曾艳艳  期号:第5期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双性化  女性角色意识 
描述:长期以来,以客家女性为代表的粤北女性的角色意识悄然地出现分化与嬗变——双性化趋势日渐增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这种人文征象绝非偶然,一定程度上可归咎为客家民系独特的社会地理、迁移历史、民族特性等原因。本文将以客家山歌为研究场域,探求粤北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双性化的内外因。
客家艺术的乡土情缘与文化传承
作者:邱国鹏  期号:第6期 来源: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艺术  乡土情缘  文化传承 
描述:客家艺术是特定地域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适应环境逐步个性化的结果,它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内涵。乡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创作源泉,使客家艺术更具深厚的个性文化底蕴。文章在现实境遇下,从乡土情缘与文化传承两个层面对客家艺术进行了探讨。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 演绎语文教学精彩
作者:黄云  期号:第4期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程资源  语文  教学 
描述:乡土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大有裨益。文章根据教学需要开发了文物古迹、名优特产、历史名人、客家金曲课程资源,学生解读文本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