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龙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文化景观
-
作者:江金波
期号:第S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文化景观 民居建筑 北京四合院 建筑学界 穿斗式 古朴典雅 抬梁式 建筑物 半圆形
-
描述: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其外观呈方形与半圆形结合,层层叠叠,宛如一条盘缠的巨龙,故民间称之为"围龙屋"。其设计与建造,融防卫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身,充分显示出客家先民高超的建筑智慧和技艺。
-
围龙屋:作为祖产的地方性表述
-
作者:肖海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祖产 空间 表述
-
描述:围龙屋是一种典型的客家民居。本文通过对一个客家村落中围龙屋的个案考察,发现地方社会一方面将围龙屋表述为“祖产”,一方面在围龙屋的空间认知上体现出多元性,具体表现在围龙屋作为空间的物理性质、社会关系、象征意义和文化惯习上。“祖产”’的多元性表述是市场经济下复生的个体性和地方性社会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
-
梅花在华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
作者:丘波 赖万年 丘莹莹 戴超 李东兴 何伟坚
期号:第S1期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适应性 华南地区
-
描述:因素,较高气温会导致开花不畅或花期缩短等现象。可以通过引种开花较早的梅花品种或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延长花期,提高华南地区梅花的观赏性。
-
区域性跨系统客家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
作者:廖兰辉 王小惠
期号:第11期
来源:图书馆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献 资源建设 区域性 共建共享
-
描述:从客家文献的分布特点、建设概况等方面探讨客家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从地方文献分类统一、协调采访、编制共同目录、集团化制作数据库等方面研究区域性跨系统客家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和模式。。
-
浅谈在社会组织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
作者:刘良义
期号:第18期
来源:东方企业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党组织建设 必要性
-
描述:本文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要求,分析目前社会组织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说明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和健全共产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推动新时期社会组织科学发展的有效的途径。
-
客家童谣、山歌融入当地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
作者:兰新
期号:第10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童谣 山歌 音乐教学 有效 融合
-
描述:。本文通过对前期工作的回顾,以期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前瞻性意见。
-
踩高跷:在族群性和族群边界之间:评《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
-
作者:许韶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族群边界 族群性 汉族 华南 高跷 民族学 人类学
-
描述:一、一本客家研究的新书 濑川昌久先生的著作——《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以下简称《客家》)中文版新近问世,无论是对民族学、人类学略感兴趣的读者,还是有志于客家研究的学者
-
从客家传统看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矛盾性
-
作者:罗雄飞
期号:第3期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 太平天国 妇女政策 矛盾性
-
描述:本文从社会史、文化史方面探讨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内在矛盾性。客家传统对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有着深刻影响。太平天国妇女政策只是以一种传统“革新”另一种传统 ,它有文化革新意义 ,但没有达到解放妇女的高度。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内在矛盾性正是客家传统妇女观内在矛盾的直接体现
-
论张资平小说对客家婚俗与人性的省思
-
作者:崔向敏
期号:第9期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资平 小说 客家婚俗 人性 反思
-
描述:张资平的小说不仅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揭示出乡村婚俗压抑人性、阻碍婚姻自由的一面,而且从遗传学、基因学角度着眼,将其背后所隐藏的"非科学"、非理性一面也加以冷静剖析。张资平独特的生活经历不仅使他的小说对客家婚俗的反省充满了浓郁的科学意识,而且使他的交织在民俗反省中的人性剖析更为冷峻深刻。
-
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对事物性向认知的影响
-
作者:侯秋霞 张积家
期号:第1期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法性 性别编码 认知
-
描述:采用形容词描述和评定方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对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性向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性向的认知主要受事物本身的特点影响。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也影响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性向的认知,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事物性向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