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闽台传统歌谣研究评述
-
作者:傅倩琛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歌谣 闽台歌谣 闽南歌谣 歌谣研究
-
描述:自尊和乡土自信的表现。台湾歌谣流变的原因,主要是日本殖民时期的文化侵略,国民党当局歧视地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反弹",台湾岛客家歌系与原住民歌谣对闽台歌谣的近距离影响,使得台湾歌谣比闽南歌谣母本更加丰富而多样化。
-
龙岗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特区与港澳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 高等级公路 全民健身 清林径水库 深圳机场 数字传输系统 日供水量 系统装机容量 保险业 深汕高速公路
-
描述:电站。邮电通讯方便畅通,金融机构布局合理,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7.2万门。龙岗镇拥有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景点“龙园”,联合国开发署定为生物多样化工程基地井内设36球道“歌兰保龄球馆”,融客家
-
岭南音乐的新世纪随想曲
-
作者:吴粤北
期号:第1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音 音乐文化 广东音乐 鼓舞 劳动号子 山歌 民族艺术 恋人 家庭 岭南
-
描述:化的界限,甚至是国家的界限,种族的界限,使得许多各具魅力的民族艺术不可避免地变得面目模糊,更何况我们的岭南音乐呢?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广东音乐、潮州锣鼓或是客家山歌在本世纪继续回响吗?能使我们的岭南音乐文化得以继承,甚至发扬光大吗?我们的岭南音乐文化在20世纪上半叶令人欢欣鼓舞地崛起,却在下半叶开始令人忧心地衰落。
-
客家电视台与台北都会客家阅听人族群认同建构之关联性初探
-
作者:蔡佩
期号:第19期
来源:中华传播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电视 客家认同 族群媒介 族群认同 客家阅听人
-
描述:亦有差異性存在,傳統山歌節目在「族群態度」的建構上有顯著差異。族群根基性的情感以及族群重要他人的正向互動,和客視形成族群認同建構的金三角。客視在建構台北客家閱聽人客家認同所扮演的角色,是將原生的客家家族情感,擴大至對整個客家族群的歸屬與認同,同時也改善了都會區客家人的隱形化現象,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與榮譽感,甚至能夠促進客家後裔的族群文化參與行動。
-
客家妹钟雯的美丽人生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也都哭了”。 新视角创作《新过番歌》和《新月光光》 回想起当初自己竟然不甚清楚“客属恳亲大会”究竟与客家人有何关联,钟雯至今仍觉得可笑,“连谁是客家人都一知半解, (今天看来)是
-
社区族群文化发展之探讨—以世客文化艺术团至社区演出後之影响
-
作者:林招吟 吴川铃
期号:第41期
来源:大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客家族群文化 世客文化艺术团
-
描述:。一個出眾的藝人,必須具備興趣、專精、磨練、耐心才能獲觀眾好評。以致影響當地居民重視,居民也會建議在社區開設相同性質或適合興趣的課程學習。研習的課程包羅萬象,例如客家族群開設的課程,以客家歌謠班居多
-
我的球鞋
-
作者:谢强
期号:第13期
来源:广州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文数篇。曾专门学习客家山歌的撰词、编剧和演唱等,并发表了数篇有关客家山歌研究的学术论文。 昨天整理车的后尾箱的时候才发现那里已经摆着我的四双球鞋,两双是皮的还带钉的,两双是布的。带钉的皮球鞋是在人工草皮的球场上用的,两双中有一双是新的,朋友送的没用过,一双是旧的,正在用;而布的一双是带钉的,一双是不带钉的,不带钉的布球鞋是在室内的木地板球场上踢球用的,带钉的布球鞋是在户外的草地球场上踢球用的。 当然这几双球鞋都还很新,也是我现在日常踢球用的。女人很喜欢买各式各样的高跟鞋,而我独喜欢各种各样的球鞋,其中的喜好程度和性质应该是一样的吧,但我坚持我的实际,因为我这个是用来踢球的,而不是用来走路的。踢球是崇高的,我从小就这样认为。 于是想起小时候没钱买球鞋的往事来,记得在高中的时候,因为家贫,一个学期往往只能购买一双布球鞋,穿新球鞋的那几天简直就是我们的节日,慢慢地球鞋破了,刚开始就去补补,后来实在不能再补了就只能扔掉,而我们往往是右脚踢得比较多而左脚比较少用,所以往往是右脚的球鞋破得不能用了,而左脚的还很完好,因为实在不忍心同时也实在是没钱买新球鞋,就把右脚的烂的扔了而保留左脚的,然后把别人不要而又完好的左脚的要过来,虽然是同一边的,但毕竟可以凑成一双,这样就总比光着脚丫踢球的强
-
说吃
-
作者:谢强
期号:第14期
来源:广州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曾专门学习客家山歌的撰词、编剧和演唱等,并发表了数篇有关客家山歌研究的学术论文。 晚上在广百新一城楼上的燕江南酒家吃饭,广百新一城其实挺不错的,购物环境也很好,宽敞、明亮,品牌都是中高档的,整体感觉很好,但就是人流不是特别旺,虽然各方面都很不错,却总是欠缺点人气,或许是因为大家的消费习惯吧,以前这里比较偏僻,不那么顺脚。也可能正因如此,燕江南的客人并不是很多,我从六点多一直到差不多八点,但上座率还不到一半。这里的环境很好,清幽、宁静,更值得称道的是这里的出品非常不错,做的是江南菜,样样都是那么精致,甚至应该用精美来形容! 两个人,点了三个菜、一笼小笼包,三个菜:一个是绍兴醉鸡,只是那么一小盅,酒里泡着鸡,虽然少,大概6块左右吧,却块块是上好的,是鸡翅和鸡腿的部位,带着骨,有嚼头,也不肥,一点都不腻,还带着点酒香,颇具特色,这是凉菜;一个是腊肉炒小竹笋,腊肉跟小笋味道鲜美,而且口感很好,更为重要的是非常精细,确实非常讲究色香味,这是下饭的佳品;还有一个更有独特的风味,好像叫滚石鱼片吧,名字记不太清了,像打火锅,锅里有几个小石头泡在油里面,用干酒精烧火煮开,然后把切得薄薄的鱼片放进去涮,味道特别鲜美,唯一的缺憾就是太油了点,但蘸点醋吃就可以解腻,风味独特、做工精细,请一个服务员在你旁边慢慢涮也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
-
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在梅州的整合研究——以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
-
作者:江金波 司徒尚纪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梅州 中原文化 土著文化 文化整合
-
描述:”以及迁徙途经的江南吴音印迹。客家山歌自明末清初始与吴歌分道扬镳 ,佐证了客家民系及其文化成型于明末清初说。土著文化填充了客家山歌的肉体并使其尽显地域个性。因而 ,梅州客家山歌中还大量存在土著民族的歌词
-
那1000米的信步
-
作者:黄少坚
期号:第8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响。 但仅仅过了几十年,此处就变了模样。并且,在一个阴云密布的早晨,有双树根一般稳重的步履,和着雄浑的俄语《国际歌》声,从柏树后面的那间小房子踱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