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客家巫术文化的源流
-
作者:赖祥亮
期号:第5期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巫术文化 源流
-
描述:客家人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其巫术文化吸收了源自北方、曾盛行于黄河流域的萨满文化,中原礼仪文化和南方楚巫文化的营养,并融合客居地崇尚巫鬼的习俗,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巫术文化,对客家人的思想价值现和生存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客家传统社会与神明崇拜
-
作者:罗勇 邬开荷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社会 姓氏宗族 祖宗崇拜 神明崇拜
-
描述:发展的过程中,不免在婚姻、风水、土地、山林、水利等问题上与其他的姓氏宗族发生矛盾和冲突,这时,便需要有共同的神明崇拜以化解矛盾,求得在同一地域内的各个姓氏宗族的共同发展,因此,要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就必须理解客家人的神明崇拜
-
解决文化饥渴,开展文化扶贫:从兴宁市山区农村文化扶贫说起
-
作者:王梓梅
期号:第10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扶贫 山区农村 文化馆 兴宁 地域文化 地貌类型 丘陵山地 农村文化 山区县 广东省
-
描述:域较大、最有代表性的少数几个县市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兴宁农村文化一度呈贫困饥渴境地。本文就兴宁市针对山区县(市)农村特点,联系当地的地域文化实际,对解决文化饥渴和开展文化扶贫作些许探究。一、送戏送电影下乡,实施文化低保惠民工程
-
客家藤茶文化
-
作者:林更生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茶文化 黄河流域 汉人
-
描述:1中国的客家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南下至江西、福建以及广东
-
三湾与狮潭溪谷地区客家聚落与宗教空间
-
作者:潘朝阳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湾乡 狮潭乡 客家聚落 宗教空间
-
描述:台湾苗栗县的三湾乡和狮潭乡,是客家先民艰辛拓殖的狭窄溪谷平原型聚落,被视之为“后山型开发区”。依据文明三层立体结构由下而上的推理顺序,从阐述这一区域的地理基础入手,详细探讨客家先民在此区域的开发性格、开发状况、民间宗教性质及其在聚落的空间形态。
-
赣南客家傩戏:古今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
-
作者:杨冬连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傩戏 历史悠久 幽默诙谐 艺术形态 民俗心理 傩仪 姜太公 原始面貌 傩文化
-
描述:赣南傩戏作为长江流域客家傩文化的代表,宁都中村傩是至今赣南唯一仅存的一处傩,历史悠久,遗留着古行傩制,保留着驱鬼逐疫的原始面貌。同时有些节目则吸收赣南采茶戏的演唱方式,幽默诙谐,展示了傩向民间戏曲延伸的艺术形态,
-
远离城市喧嚣 自驾感受客家文化
-
作者:黄浩
期号:第4期
来源:伴你同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城市 感受 福建土楼 史书记载 客家地区 客家风情 集散地
-
描述:广东及周边分布着大量的客家文化集散地,尤以河源、梅县、福建土楼群为代表。据史书记载,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这里最早的客家可追溯到秦朝,这里以客家风情为特色的景区主要有:苏家围、东江画廊、南园古村等。
-
王阳明与浰头寇乱及地方社会
-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社会 王阳明 社会秩序 广东地区 州府 巡抚
-
描述:一、前言为了消弭闽粤赣湘交界地区的寇乱,明弘治八年(1495),政府在赣州设立南赣巡抚,专门处理这一区域的社会秩序问题。南赣巡抚统辖闽粤赣湘四省的八府一州之地,其中广东地区包括潮州府、惠州府、南雄府、韶州府。正德十二年,
-
弘扬客家鱼文化发展山区水产业
-
作者:李侃权 刘基正 谢清传
期号:第4期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发展 水产业 山区 家鱼 黄河流域 客家人 定居 鱼文化
-
描述:客家人经多次迁徙:从黄河流域一带经江逝、赣南一带定居一段时间后,再迁入闽西一带定居几百年,最后再迁入广东的梅州、河源、韶关,广西的贺州,海南的瞻州等一带山区定居至今.
-
中国塑胶商贸重镇——樟木头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国外塑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塑胶 中国 东江流域 中心地带 大陆地区 香港
-
描述:樟木头临近香港,位于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的中心地带地处东江流域,群山环抱,山水青秀,麒麟呈祥,客家世居,这块风水宝地,吸引了十多万香港同胞在此购房置业,成为整个大陆地区香港居民聚居最多的小城,被世人誉为“小香港”。[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