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生存资本与生活空间的竞争:以台湾中部两部客家移民族谱为讨论
作者:陈瑛珣  期号:第2期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空间  生存资本  地域社会文化  客家移民  家谱 
描述:居地之后,建立移民聚落空间的历程。本文试以台中石冈《刘元龙公派下家谱》、苗栗铜锣《李氏宗谱史记》为讨论对象,探讨清代渡海来台拓垦的先民们,借由精神上血缘凝聚力与物质上的经济合作力量,以宗族为单位,建构生存空间,逐步地域社会化的过程。
闽粤?福客?清代台湾汉人族群关系新探-以屏东平原为起点
作者:林正慧  期号:第6期 来源:国史馆学术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人  粤人  福佬  客家  屏东平原 
描述:」,以及粵屬、惠二府移民多與漳泉交好的現象。本文雖強調方言群認同在清代屏東平原漢人族群關係的作用,卻並非認為方言群的認同作用必然大於祖籍或鄉黨意識。在不同區域內,移民人數與其文化經濟力量的強弱會牽
库区移民的语言态度和语言选择研究:以江西万安库区客家移民为例
作者:陈建锋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库区移民的语言态度和语言选择研究:以江西万安库区客家移民为例
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與客家文化傳承:越南與印尼籍女性的飲食烹
作者:張亭婷 張翰璧  期号:第1期 来源:臺灣東南亞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實作  女性婚姻移民  客家飲食文化 
描述:的傳承發揮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婚姻移民之間的異質性是否也會爲客家文化傳承帶來不同的結果。 本研究發現歸納爲以下兩點:(1)在家庭飲食場域中,女性婚姻移民自身飲食慣習展現在家中的飲食決策上受限於機會結構
客家移民流动与乡村聚落变迁——对一个华南乡村姓氏的追踪调查
作者:刘军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单姓氏源流  宗族发展  乡村聚落 
描述:探讨一个村落的形成发展是反映多样的异质性文化的基础,而追溯村落中的姓氏源流及其发展变迁乃是研究族群问题和现代村落形成的切入点。本文以华南的一个单姓客家继嗣群派系的发展为案例来揭示移民流动与乡村聚落变迁的关系,并由此分析现代村落中都市化问题、宗族发展新趋势及其对地方权力带来的影响。
清代福建移民在四川分布考──兼补罗香林四川客家人说
作者:刘正刚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客家移民  罗香林  福建移民入川  直隶州  闽粤赣  上杭县  客家源流  郭沫若  简阳县 
描述:清代福建移民在四川分布考──兼补罗香林四川客家人说刘正刚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在明末清初因屡遭战乱之洗劫,造成其人口极度下降,社会经济严重瘫痪。“蜀省荐罹惨劫之后,民无遗类,地尽抛荒”①。这是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在全面巡视四川各地后发出的哀叹...
游走於「文化」与「自我」之间:客籍新移民女性自我形塑之探讨
作者:钟凤娇 黄秋菊 赵善如 钟凤招  期号:第1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形塑  客籍新移民女性  增能赋权 
描述:群、與國籍所衝擊之心理移動。客籍新移民女性同時具備三重身分,在「性別」、「族群」與「國籍」三者之間動態的角色認同,在移動間成為「形塑自我」的架構。研究發現,八位受訪者在「性別」中,對身為母親的角色認
剖析会馆文化 透视移民社会:从成都洛带镇会馆建筑谈起
作者:傅红 罗谦  期号:第4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  西部客家第一镇  会馆建筑  会馆文化 
描述:四川会馆建筑,其数量与分布,位居全国之首。这与明末清初以来的“湖广填四川”等历史背景无不相关,在此,本文以成都洛带会馆建筑作个案分析,在剖析会馆建筑本身的建筑、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作个初步的考察,试图从地方文化的角度诠释这一特殊建筑的现象。
《客家音乐与移民文化》自序、引言及后记
作者:冯光钰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移民文化  音乐传播  中原移民  地域文化  客家民系的形成  云南民族音乐  少数民族  蒙古族民歌  客家地区 
描述:暂无
淡水鄞山寺与台湾的汀州客家移民
作者:杨彦杰  期号:第3期 来源: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省  淡水鄞山寺  汀州客家移民  两岸关系  客家文化 
描述:淡水鄞山寺与台湾的汀州客家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