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贺州客家围龙屋为例
作者:田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客家  传统民居  围龙屋 
描述:治区是全国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早自秦汉时期就有一定数量的中原人陆续迁入,并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近代以来,又有大批客家人从毗邻的广东等地辗转迁入,在桂东南、桂东等地区落户。在这些客家人聚居地区,保留了较为浓厚的客家传统文化,尤其是保存下来了大量的、极具研究性和观赏性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而作为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典型代表的贺州江氏围龙屋,以其完好的保护,宏大的规模,鲜明的特色而成为研究整个广西地区客家传统民居文化的出发点和切入点。贺州江氏围龙屋建筑是广西客家传统民居的一个缩影,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建筑式样上,继承了汉魏晋北朝时期中原建筑,尤其是坞堡、大宅等大型土木建筑的构筑特点。规模力求宏大,结构力求严整,防御力求完备,从外在表现形式方面张现出古代中原坞宅...
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
作者:吴卫光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筑形态  图像学研究  围龙屋  客家民居  建筑类型 
描述:中探究围龙屋的建筑形态及装饰图像潜在的观念和思想。 在客家民居众多建筑类型中,围龙屋是较为典型的一种。毫无疑问,它是客家人宗族观念、神灵意识、生活方式、甚至是整个族群文化面貌的一个反映。历来关于客家文化的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围龙屋的成因及其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就围龙屋的成熟形态而言,围龙屋通过将圆和方的形态分解成半圆及若干个方形元素,依照不同的功能要求组织而成,其组成部分一般包括由核心部分(堂屋)、延伸部分(横屋和围龙)、衍生部分(水池、化胎、风水林)和连接部分(坪、天井、天街、横厅),遵循“向心围合”的构图基本原则,以竖向和横向两个轴线方向组织发展,从而构成了一个反映严格的礼制观念与等级关系的建筑空间图像,客家人的日常生活、日常交往都在此展开。 就其物质性层面而言,本论文基于田野的调研工作,对围龙屋的建筑构成要素、围龙屋的空间构成原理、围龙屋与日常生活,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发展与宗族的繁衍以及围龙屋建筑形态由于文化传播带来的风格变异等研究,说明围龙屋自身形态发展和风格演变的内在规律。在精神的层面上,围龙屋则更多依赖于建筑中功能性的和非功能性的构件,如风水、五行石、化胎、围龙和堂屋来实现客家人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等精神需求,以及泽被自身及子孙、宗族兴旺发达等愿望。当然,后者还更多地从可视化的建筑装饰图像中反映出来,在归纳围龙屋装饰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围龙屋的装饰构成往往通过谐音、类比、同构以及一些故事情节等方式,在屋脊、山墙、槅扇、水塘、柱式等建筑构件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地方,组合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实现其纳吉祈福的愿望。 本文期望从人文学科的层面进一步阐释围龙屋建筑形态发展和风格演变的深层文化内涵,阐释表现在围龙屋建筑构成中的视觉象征符号,阐释在可视的建筑图像后面可悟的文化意义,为客家建筑和客家文化的研究添砖加瓦。
广东梅县“旅游强县”的实施与县城经济转型的探讨
作者:陈广万  来源: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牡丹江区域旅游合作大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绿色崛起  旅游强县  客家文化  围龙屋  客家文化长廊  潮梅文化旅游区 
描述:本文以粤东北山区的梅县,近十年来在绿色崛起,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清除有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依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典型的客家文化氛围,推出山中田园诗,梅县客家情的绿色生态休闲游和叶帅故乡美,客家风情浓的红色旅游为主题,创旅游强县系列措施,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