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27)
期刊(103)
学位论文(13)
图书(10)
视频(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27)
期刊 (103)
学位论文 (13)
图书 (10)
视频 (3)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167)
2013(65)
2012(88)
2011(86)
2010(71)
2009(32)
2008(19)
2007(9)
2004(5)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57)
广东艺术(2)
大众文艺(2)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
韶关暨各省市合作编委会(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岭南文史(1)
北京:作家出版社(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东方论坛(1)
独具风味的赣南客家美食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作者简介: 杨遵,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江西作家协会、赣南客家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计400万字。 多年从事客家文化研究,发表了《崇尚教育,赣南客家传统的文化观》《赣南
领略客家风情重拾红色记忆
作者:甘霖李克军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想不到深圳还有这么漂亮的山水,想不到客家围屋保存得这么完好,想不到东纵纪念馆里还保存了这么多革命文物”,来自深圳某中学的许大爷带着小孙女参加了“万家游龙岗”乡村民俗线,昨天下午6时许,在从龙岗返回市区的旅游大巴上,许大爷一边在旅行社的调查表填上“满意”的字样,一边连着对记者说了三个“想不到”。$$
一村散落五“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惠阳良井霞角村的大福地围屋有150多个房间,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南都记者陈伟斌摄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五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繁衍生息。杨凤山的两个儿子陆续诞下13个孙子,人称“十三兄弟”。从此,霞角人丁兴旺,重“清白”崇
一村散落五“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福地围屋属于四进堂屋,有四进两横、九厅十八井、150多个房间。 水尾仔围屋坐北向南,南面的大门却常年不开,进出只能走东门。 霞角村围屋的古朴门窗散发着古老的味道。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五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
一村散落五“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忠心屋围屋现在是村里的祠堂,墙壁上写着寿字,木门上印着福字。 忠心屋残旧的门窗仍能看出当时的精雕细琢。 除了木雕灰雕外,围屋门口的石刻门墩也保存完好。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五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繁衍生息
新客家老客家互爱互助创和谐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8月1日,河源市源城区流动人口互助联合会志愿者举行宣誓仪式。 8月20日,志愿者在华达北街出租屋业主协会举办关注外来务工人员权益和生活专题活动。 源城区新客家人志愿者“季
对三明“客家大市”定位的理性思考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廖开顺 “三明是客家大市”,这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三明市在客家世界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正确定位。“三明是客家大市”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在三明市境内存在一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闽西北客家区主体区域,这一区域所覆盖的地域和拥有的人口即《福建省三明市关于申办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的提案》中所提出的,三明“
走近客家围屋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说起客家,这个在龙岗历史上打下深深烙印的族群,客家围屋是首先被提及的话题———“我知道客家,你们有大围屋,你们有鹤湖新居、大万世居嘛!” 的确,作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的客家围屋,既见证了客家人风风雨的成长史,同时也成为客家精神的物质载体。 这种传说中起源于两汉魏晋时期“坞壁”形制的民
罗香林客家君子赤子心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43年,中国史学会在渝发起人合影(二排左二为罗香林)。 他生于乱世,却幸遇严父慈师,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遂成一代史学大家; 他执著探寻族群源流,使客家重回汉民族的家庭,为数千万客家人寻回了身份与荣耀; 他广搜史料,独创族谱学,力图从泛黄书卷中探寻民族的灵魂; 他在战火硝烟中保护珍贵
罗香林 客家君子 赤子心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55年罗香林出席阳明山会议,与蒋介石握手。 本版撰文:雷辉 范承刚 以史学为终身职志 罗香林初入清华学的是经济,几个月后转入历史系,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此生之愿,在于“中华文化的发扬,民族道德的流传” “读书贵为国家谋学术独立,不有创获,胡以立世,吾儿其自奋发!”父亲这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