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州、汀洲、梅州、客家文化的差异与闽粤边区大旅游
作者:陈广万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粤边区客家文化的历史形成客家文化是在唐宋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闽粤客家大本营(以赣州、汀州、梅州为中心)。在这一特定的时空范围条件下,诸多因素对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完善起了作用,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唐末至宋末的移民运动是客家文化形成的直接动因
客家民俗与畲瑶关系述略
作者:吴永章 谢开容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人是南方居民的迟到者。畲、瑶先民,源于传说时代的盘瓠蛮,汉代的武陵、长沙蛮。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加之吃尽一山,复徙一山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需要,在唐代以前南迁至闽粤边区。客家先人则因中州动乱,逐步从黄河流域经长江流域分段进入,至宋代始在闽粤聚居
试论客家先民与闽粤山区畲民的关系
作者:郑树钰 连传芳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汉族是中原华夏族不断与其他民族接触、融合而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民族的,而客家作为汉民族共同体内的一个支系,也同样在南迁的过程中和其他民族不断地融合同化,并最终在闽粤交界区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应在宋代特别是南宋
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
作者:刘大可  来源: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符号进行实证研究。尤其着力于闽粤台客家族群类型、族群关系,及族群认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梳理和分析,展现出中国东南社会族群关系的复杂性和族群认同的多样性,力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类学关于族群关系与族群认同的学说与理论。全文分为四部分:
序二
作者:何少川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从唐宋时期开始客家先民由于种种原因,从黄河、江淮流域大量辗转南迁,与闽粤边区的土著居民交流融合,形成了一个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族群。客家在闽粤交界地区形成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迁移繁衍。现在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众多。
海西客家与闽南妇女服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作者:刘运娟 甘应进 陈东生  来源: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人、闽南人皆源于中原汉族。由于迁徙时代和定居的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民系。客家(Hakka)民系是南迁汉民于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闽粤边区与畲、瑶等土著融合而形成,具有独特方言、文化、风俗和特性的一个汉民族民系。[2]客家人对内与当
客家村落体育的变迁与传承研究:以赣南古陂镇蓆狮、犁狮为例
作者:谭东辉  来源:面向未来:新体育科学暨学校体育国际会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村落体育  变迁  传承 
描述:中的利益联系,进而拓展到发现社会机构的权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古陂镇村落体育的适应与流变过程是闽粤边区地域社会变迁的结果,显然"国家”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社会运行的视野来看,古陂镇村落传统体育
客家婚俗数则
作者:江斌  来源:“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范围很广。在此仅叙述闽粤边区永定、长汀、武平、上杭、大埔等县婚俗数则。闽粤边区人杰地灵,既是山区、林区、矿区、烟区,又是侨区和革命老区,聚居着无数的客家人。古往今来,其婚俗奇妙多姿,雅俗共存,新旧交错,耐人寻味。
浅议儒家文化向客家地区传播的方式和影响:以明清时期闽粤
作者:邹春生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点。学者以前这种做法,应该是受到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客
明中叶闽粤边的人口流动与“客家”名称的出现
作者:周雪香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认为"客家"名称的出现与明中叶这一地区的人口流动有关。"客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