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93)
期刊(246)
学位论文(56)
会议论文(8)
视频(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93)
期刊 (246)
学位论文 (56)
会议论文 (8)
视频 (2)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5(2)
2014(290)
2013(82)
2012(74)
2008(40)
1998(1)
1996(2)
1994(1)
199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8)
风景名胜(2)
科学与文化(2)
华夏人文地理(1)
中国建设(1)
晚霞(1)
美与时代(下半月)(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大众摄影(1)
科学大观园(1)
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
作者:林皎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聚居  乡土建筑 
描述:对象,研究和分析了客家民系的聚居建筑和室内装饰风格。 1.客家民系是我国汉民族体系中一个特殊的部分。在对客家民系的研究基础上,本课题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四个方面分析了客家
永定华封楼的内部管理与客家聚居的属性
作者:江椿福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永定县高头乡高东村的华封楼是一座方形楼,笔者曾在这座土楼生活10多年,本文着重记述抗战时期这座土楼的内部管理,从中分析客家聚居的属性。
论客家话的来源兼论客畲闽关系
作者:邓晓华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关于客家来源的经典理论客家是汉族最重要的民系(族群)之一;最近资料表明客语区有3500万人(1986)。从客家移民史来看,北方汉人自晚唐五代、宋大规模聚居在赣南,宋元时迁入闽西,明清时再迁入粤东。
客家民俗与畲瑶关系述略
作者:吴永章 谢开容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人是南方居民的迟到者。畲、瑶先民,源于传说时代的盘瓠蛮,汉代的武陵、长沙蛮。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加之吃尽一山,复徙一山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需要,在唐代以前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客家先人则因中州动乱,逐步从黄河流域经长江流域分段进入,至宋代始在闽粤赣聚居
长汀客家社区的民间信仰及其特点
作者:张鸿祥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与江西省瑞金县交界,全县面积3099平方公里,人口50万。长汀县是福建省客家人聚居最具代表性的县之一,因为长汀县城是古代汀州府府治所在,因而长汀被称为八闽客家首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汀客家人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衍生了许多的民间信仰,本文主要介绍长汀客家社区的民间信仰及其特点。
赣南客家唯围屋的文化透视
作者:龚建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围屋  客家  文化 
描述:围屋的建筑特征是和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的。This text leave research object on Southern=Jiangxi
[2004-11-20] 民間樂土:客家妹子愛唱歌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山歌給人的印象是落後老套的民間玩藝。《客家妹子愛唱歌》會找尋客家山歌的真粹,讓觀眾對客家人及客家山歌有深一點的認識。 客家山歌通俗押韻上口易,歌詞可隨你編,但要腦筋靈活非靠書篇。有個秀才帶著九船山歌書,去梅縣松口鎮找劉三妹比試,誰知三妹唱:「自古山歌從(松)口出,那有山歌船載來。」秀才唯有
龙南三大客家围屋
作者:张伟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西省最南端的龙南县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围屋”顾名思义即是围起来的屋子,像一个大院子。和其它院子不同,客家围屋的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墙,又是防御墙。龙南县
广东擦亮“客家文化”招牌
作者:吴俊赖少芬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广州电 (记者吴俊、赖少芬)继侨乡梅州今年初举办“客家山歌节”之后,以客家美食著称的河源又于4月27日举行以“万绿湖畔客家情”为主题的客家文化旅游节。客家是广东的三大民系之一,近年来,广东越来越多地擦亮了“客家文化”招牌。$$广东现有客家人2100万,占全省人口的27%。与广府文化的广州菜、粤
洛带 西部客家第一镇
作者:东方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被誉为“中国西部第一镇”的洛带镇,地处成都东郊的龙泉山脉西麓,一面靠山,三面临川,素有“东山重镇”之称。明清以来,这里成为外省移民的主要入籍地,特别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相继迁入的有广东、湖北、江西、陕西和山西等省的移民。由此使得这里南北移民杂处,南腔北调共存。现存于街上的“广东会馆”、“川北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