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  龙南三大客家围屋

龙南三大客家围屋

作者:张伟雄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0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挂接】

【全文】

江西省最南端的龙南县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围屋”顾名思义即是围起来的屋子,像一个大院子。和其它院子不同,客家围屋的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墙,又是防御墙。龙南县的围屋有370多座,形状各异,其中“方围屋”建筑数量多、规模大、风格全、保存完好。$$龙南最有名的客家围屋有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和杨村乌石围等。$$关西新围建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迄今有180多年历史,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徐名钧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故又称徐老四。徐老四生于清雍正年间,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因为子女增多,原居家围屋日显拥挤,于是耗资百万,费时20年建造了这幢围屋,因与老围西昌围相对,而称为关西新围。$$新围占地7700多平方米,依山傍水,绿竹、池塘、农田、蓝天交相辉映。围屋呈长方形,墙高10多米,壁厚1米,四角有高大的“炮角楼”。墙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许多枪眼和炮窗。东西两座大门,东门为身份显贵者坐轿出入之道,西门为骑马进出之道。围内曲径通幽、轩廊飞檐、画彩镏金,主体建筑分5组排列,前后三进,14个天井,正中祠堂,对称分置18厅。围内各列建筑结构严谨,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等功能。$$坐落在杨村镇东水河边的乌石围,因大门前左侧卧有一块很大的乌石而得名,这块石高1.5米,长2.5米,又名盘石围。$$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已390多年“乌石围”,前方半圆形,占地约4500平方米,围屋正面长约60米,围墙高约8米,分2至3层楼。围屋正面左右两角对称建有高达15米的方形炮楼,炮楼的四面墙上分布有许多枪眼和炮洞。$$围屋共有3道门,大门设在围屋正面的中间,大门两边分别立有一只雕刻精美的石鼓,石鼓上边各刻有一只石狮,表示围屋内曾是官宦之家。走进大门是三进三出的大厅堂,这是围屋的公共场所。大厅两侧是由6间两层房屋组成的6个四合院、36间偏房和3个宽敞的大厅组成的蔚为壮观的方形建筑体,是乌石围的核心建筑。环抱着方形大厅是65间两层房屋构成的半圆形外围屋,朝大厅的二楼用木板做成走马廊,形成U形通道。朝外的墙上则从上至下分布着许多深邃幽暗的枪眼和炮洞,与围屋前面两边的炮楼一起,形成火力网。$$杨村燕翼围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300多年,为杨村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燕翼围高14.3米,墙厚1.45米,长41.5米,宽31.8米,外墙矗立如陡壁。墙上布满火枪眼,与东南西北四座炮阁交相呼应。进围内须经过惟一的围门,围门设有外铁门、中闸门和内木门,只要围门一关,外人莫想进来。楼上米仓有谷,院内有水井。相传,燕翼围的墙面是用糯米粉、红糖和蛋清拌和粉刷上去,没东西吃时,可剥下来用水煮充饥。进围门后,只见此楼分为4层,每层有34个房间,各层有骑楼回环相通。卧室、仓库、过道、回廊、门窗、楼梯等多变而统一,疏密有致,通风、采光合理。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