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99)
学位论文(798)
报纸(288)
会议论文(46)
视频(12)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99)
学位论文 (798)
报纸 (288)
会议论文 (46)
视频 (12)
图书 (9)
按年份分组
2015(12)
2014(1379)
2013(118)
2012(120)
2010(128)
2009(96)
2008(82)
2007(64)
2006(38)
1999(2)
按来源分组
其它(812)
嘉应学院学报(6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3)
龙岩师专学报(5)
未来英才(1)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
现代园艺(1)
文学教育(中)(1)
新西部(下半月)(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粤闽湘赣客家等方言及书面材料中和普通话“给”“和”相对应的词
作者:巢宗祺  期号:第4期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书面语  普通话      对应词  形式  分布  联系 
描述:根据粤、闽、湘、赣、客家等方言的资料以及一些书面资料,对与普通话里的“给”“和”相对应的词的语言形式、分布状况作一简要描写,可以初步窥见这些“对应词”之间的联系。
马山客家话名词常用后缀的对应关系
作者:黄秀升  期号:第6期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名词后缀  对应  语源 
描述:“公、嫲、牯、佬、仔、脚、头”等是马山客家话中常常用到的名词词缀,它们在客家方言体系语源中呈现了对应的关系,充当后缀以后有的只有其形,但词缀搭配对象是有其语源依据或文化基础的。
宁都中村“傩舞”考察与分析
作者:黄文华 谢莉  期号:第6期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都中村  傩舞  考察  分析 
描述:存、传递伦理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宁都中村"傩舞"的多角度分析,目的在于挖掘其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植物造景的分析
作者:曾位清  期号:第23期 来源:现代园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名人公园  植物造景  分析 
描述: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植物造景,如疏林、草地、密林、园路、周边环境、园中园等绿地总体特征、季相特色、空间配置,剖析其存在的问题,供今后改进参考。
从客家学书籍的出版看客家文化研究的发展
作者:罗月花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客家研究  图书出版  客家学发展 
描述:从改革开放30年来出版的客家学书籍统计数据出发,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客家研究方面的著作出版情况,这些客家学著作对客家文化研究的促进作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客家研究发展进程有积极的意义。
语言认知新论 一种相对论的探讨
作者:张积家编  来源: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语言认知新论 一种相对论的探讨
侗族与客家的绣花鞋变化比较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活
作者:金裕美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侗族  客家  民族旅游  手工艺品 
描述:族文化和不被重视的两个不同民族的同样的物质文化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引起的相对应的变化和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青少年亲子沟通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彭旭 董洋  期号:第9期 来源:未来英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亲子沟通  应对方式  青少年 
描述:、积极倾听、沟通灵活性和开放的表达依次进入情绪应对的回归方程,解释问题应对变异的27%。研究表明,青少年亲子沟通对应对方式有较大的影响。
传统客家妇女相对地位的定位及其成因
作者:徐维群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相对地位  客家文化  客家地区  文化人类学  客家社会  经济动因  太平天国  客家民系  男子 
描述:变化
说“个、的”可以表示完成、持续
作者:王培光 张惠英  期号:第1期 来源:汉语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比较  “个”  “的”  变体 
描述:本文通过方言之间的比较,辨认湘、闽、客家等方言中表示完成的助词是“个、的”的变体,并认为“个、的”在用作领属助词、语气助词、完成或进行等动态助词方面是一组互相对应的同义词,其发展演变的趋向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