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浓镇:客家风情美而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原乡缘文化村
美浓镇客家擂茶馆
美浓镇客家菜馆
清乾隆元年,一批屏东的客家人在林丰山兄弟带领下,来到灵山下的平原上开垦,因这里“地处山明水秀之间而取弥,居民皆务农而取浓”(一说是美浓镇因开垦之时经常烟雾弥漫),故名“弥浓庄”。他们在此立碑开庄
-
“梦里客家·乐在客都”文艺汇演昨晚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朱庆强实习生张兰)昨晚,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直机关工委主办,市直各系统党委承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协办的“梦里客家·乐在客都”——梅州市直机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文艺汇演在院士广场举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纯德,市直各系统干部职工及城区广大群众1000多人观看了演出。
精彩的舞蹈表演、
-
客家方言 客家俚语话婚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对婚嫁是十分重视的,态度也是十分严肃、比较保守的。对从一而终、忠贞不渝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客家人都是十分赞赏的,从而也演绎出很多生动有趣的婚嫁俚语。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倒狐狸满山走。倒就是到、给、得的意思,此俚语琅琅上口,也很好理解,即寓意女人婚后应荣辱随夫、忠贞不渝。
男怕投差行,
-
耕山致富,客家妇女大有可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妇联组织妇女代表种下金花茶
扫一扫,开启金花致富路。
梅州是典型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客家妇女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开山种果、犁田种粮的重任,旧时期的客家妇女,就给人们留下了“背负幼儿孩童、赤脚田间劳作”的朴实勤劳的形象。
在市妇联副主
-
番薯——客家人的 主杂粮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物产]
客家人历来以大米为主食。但客家地区山高水冷、日照时间短、土地瘠薄,加上耕作技术落后、小农生产经营体制制约等原因,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低。如遇上水旱灾害或严重病虫害,甚至失收。每年生产的稻谷除种子、赋税后,所剩无几。为了解决主粮不足问题,大家便开垦山坡地种植番薯、芋、豆、玉米、
-
明清时期客家人的碾布石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版《平远县志·生业》
【拾遗】
最近,在平远县仁居镇木溪村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的妙备庵遗址,发现一块明清时代的碾布石 (如右图)。该石为凹形,用青色优质花岗岩打造,底部宽61厘米,平整光滑,上部两端距离93厘米,厚25厘米,重约200斤。清嘉庆二十五年(
-
广东省第一只专注农业产业投资的产业基金落户梅州 久银客家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前日在梅州召开的全省农村金融工作现场会,举行了久银客家农业投资基金揭牌仪式。该基金由梅州市政府与久银投资基金管理(北京)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是广东省第一只专注农业产业投资的产业基金。总规模计划10亿元,助力我市运用产业基金投资涉农企业,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发展精致高效农业。
久银投资基金管理
-
客家美食:甜番薯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甜点教室】
陈钢文
客家先民从中原迁移到南方,把中原的饮食习俗随之带来。中原以面粉为主食,但在南方很难种植小麦,产量不高,因此面粉匮乏,但客家先民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没有轻易地改变,聪明的客家人
-
知名茶叶专家到丰顺调研茶叶种质资源 培育客家名优茶新品种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近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栋到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马山生态茶园基地开展客家历史名茶种质资源调研。
在调研中,陈栋对新老茶园和品种园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对我市的客家历史名优茶的育种选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生产加工等提出了指导和建议。陈栋指出,梅州有不少高山茶园
-
台湾客家桐花祭的由来与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他山石]
提要:自2002年台湾推出第一届“客家桐花祭”以来,一年一度一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规模从小到大,层次从低到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从简单的一项祭祀祈福活动,发展成为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系列活动,到现在已经成为台湾最具知名度、最具活力、最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