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19)
期刊(107)
学位论文(11)
视频(6)
图书(3)
人物(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19)
期刊 (107)
学位论文 (11)
视频 (6)
图书 (3)
人物 (2)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166)
2013(104)
2012(122)
2011(99)
2009(32)
2008(27)
2007(15)
2006(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
福建史志(3)
漳州客家(2)
读书杂志(2)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1)
中国图书评论(1)
南国红豆(1)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
平远首届程旼文化节载五福耀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广东省评定的“南粤先贤”程旼,是客家人文鼻祖。这已是众人皆知。然而,经考证得出的“1600多年前程从中原带来‘福’文化落户平远”的历史结论,却鲜为人知。1600多年前,程旼从中原南迁到平远带来“福”文化,造福一方,为百姓谋福利,从此平远亦称“福地”。程旼·福文化造“福”客家文化的故事,恒久隽永。今
听到家乡音 相逢一笑亲上亲
作者:邓红辉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听到家乡音 相逢一笑亲上亲
听到家乡音相逢一笑亲上亲 黄华华吴伯雄到新竹与台湾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晚,在台湾新竹县举行的“台湾·广东周”乡谊晚会上,黄华华(中)和吴伯雄(右)同台高歌《客家本色》,赢得满场热烈的掌声。本版摄影南方日报特派记者陈健聪 ▲来自广东省梅州市的文艺工作者在晚会上表演节目。台湾新竹县当地客家妇女表演舞蹈《大婶婆嬉春》。 昨日,黄华华省长一行在新竹县与台湾客家乡亲
“客家茶韵”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7月5日,来江西赣州的演员正在表演客家特色舞蹈《禾担舞》。当日,来自江西赣州的“客家茶韵 ”在世博园庆典广场演出,演出通过独具客家地方特色的歌舞,向参观者展示了赣州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我市组织相关负责人到平远大埔参观 打造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精品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曼陀山庄展示的土法榨油工具,引起参观代表的极大兴趣,亲自动手尝试操作。(古礼贤摄) 本报讯(记者李玉娇通讯员许桂云)昨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金元率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旅游局长、各乡村旅游重点镇镇长、战略合作媒体及我市新闻媒
客家新语录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健康是财,平安是福。不要祈求成为百万富翁,只要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雾都朦朦) 永远把微笑写在脸上,永远把心酸埋在心底。没有她的默默无闻,就没有属于孩子的掌声——这就是客家儿女的母亲。 (竹坑张) 春去春回,愿你青春无悔;花开花谢,愿你不负年华;云卷云舒,愿你卓有建树;潮起潮落,愿你
客家新语录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实惠;清新的空气比虚幻的GDP更珍贵。 2、敢让百花先,敢殿三春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矜功不立,虚顾不至。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路。 4、我们无惧于
客家婚礼排场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永安 陈燕棠 图/文 在2010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世界客属第十六次公祭母亲河大典期间,长汀安排的“海峡客家,缘定汀州――99对新人客家民俗集体婚礼”别具匠心。是一种古老而神秘,排场又讲究,热热闹闹的客家婚礼,是一场百年好合的庆典。 在庆典中,客家人的礼仪蕴涵着客家人的向往,展现出客家婚礼
客家儿歌两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钟水源 客家儿歌形式多样,多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在过去社会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根据社会现象,你一句我一句,逐步形成了既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又可以教育后人的客家儿歌。客家儿歌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说话能力,使儿童变得口齿流利,不重舌不结舌。下举两例以说明。 一 蔗姑子咋咋,担水淋蔗。淋蔗肚
永定组织编写《土楼•客家》乡土教材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为加强永(定)台(湾)教育文化交流,激发青少年学生热爱优秀乡土文化,日前,永定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一批基层教师编写《土楼?客家》乡土教材。教材内容分为十章、四十节,主要有小家庭大社会的土楼文化、团结进取崇文重教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的永台交流等板块,穿插大量精美图片、民间掌故、 客家山歌民谣,并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