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33)
期刊(314)
学位论文(109)
图书(23)
会议论文(13)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33)
期刊 (314)
学位论文 (109)
图书 (23)
会议论文 (13)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4(366)
2011(76)
2010(55)
2007(30)
2006(15)
2005(5)
2004(5)
2003(6)
2002(3)
2001(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80)
三明日报(28)
客家研究辑刊(26)
嘉应学院学报(18)
福建日报(11)
寻根(2)
兰台世界(1)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
兰台世界(中旬)(1)
文献(1)
陈宝箴集外诗文钩沉
作者:刘经富  期号:第1期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宁州  客家  义门  宗谱  同治  怀远  君子  光绪  咸丰  科举 
描述:陈宝箴(1831-1900),字右铭,晚号四觉老人,江西修水(清代称义宁州,民国二年分为修水、铜鼓两县)人。清咸丰元年(1851)辛亥恩科举人。同治二年(1863)入曾国藩、席宝田戎幕,立下战功,从此踏人仕途,同治九年以知府发湖南候补。此后历任浙江按察使、湖北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光
客家妇女与神明崇拜:以明清寺庙碑刻记载为中心的分析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记载  崇拜  神明  碑刻  寺庙  明清  民间信仰 
描述:妇女是乡土社会中民间神祗的主要崇信者,但在传统社会中,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文献对客家妇女参与民间信仰活动的记载均很少,让人难以探究其神明崇拜的面貌。笔者曾在闽西客家地区做过10多年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破四旧”时期运动等对民间庙宇的摧毁
海南宝岛,南国珍珠。据文献记载,早在900多年前,客家先贤
作者:古小彬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渡琼会馆”匾额的右边有一行小字,清楚标明刻匾的时间:“民国八年九月谷且”;左边也有一行小字,是书写人的落款:“琼崖道尹饶芙裳书”(道尹相当于清朝知府,民国初改称),还有印章。因年深日久又经多次搬迁,其中间明显已有一条裂缝。匾额目前由“渡琼会馆”创办人钟鹰扬(1856—1911)的孙子钟振
陈寅恪先生的列祖列宗
作者:刘正  期号:第1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始迁祖  记载 
描述: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大名鼎鼎的义宁陈氏,其始迁祖是陈寅恪的六世祖陈腾远。陈腾远之前,作为客家人的陈氏祖先,世居福建上杭。至于福建上杭之陈氏族源,则可追溯到中国著名的封建大家族—江州义门陈氏。
赣南客家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作者:张敏生  期号:第9期 来源:兰台世界(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文献  收集  整理 
描述:赣南客家文献作为客家历史资料的静态存在,对客家学的研究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和历史渊源,更给客家文化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因此,对客家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就显得尤为关键。
客家妇女的守志与再嫁:以族谱记载为中心的分析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记载  族谱  再嫁  贞节观念  从一而终  生活条件  宋明理学 
描述:传统的客家妇女在丈夫死后,是选择改嫁还是留在夫家“守志”,从一而终?她们的去与留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贞节观念,族长与家长的意志与现实的生活条件等等。其中传统的贞节观尤其是宋明理学的贞节观,影响十分深远。
文献与田野中的妇女集体自杀研究:以清末以降的粤东(阝留)隍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献  田野  妇女  集体自杀  隍镇 
描述:研究。
文献与田野中的妇女集体自杀研究:以清末以降的粤东陷隍镇为中心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献  田野  妇女  集体自杀  昭隍镇 
描述:研究。
文献与田野中的妇女集体自杀研究:以清末以降的粤东(留)隍镇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献  田野  妇女  集体自杀  隍镇 
描述:研究.
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文献及其学术价值
作者:曾玲  期号:第4期 来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加坡  学术价值  文献  二三十年代  华人社会  管理机构  19世纪  殖民地 
描述:和绿野亭坟山两部分组成。福德祠早期又称为海唇福德祠,以大伯公、大伯婆为主神。绿野亭坟山从大约设立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山亭发展而来。到了1839年,广、客两社群把福德祠和绿野亭联合了起来,称为福德祠绿野亭,简称为绿野亭(以下用其简称)。